香港在7月筹集了15亿美元,因为新的稳定币规则生效

稳定币中的隐私香港在数字金融领域进入了一个新阶段,8月1日出台的稳定币条例,旨在将该城市建立为亚洲的关键加密中心。

法律要求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必须从香港金融管理局获得许可证(HKMA),该局已制定了涵盖储备、保管、治理和反洗钱控制的详细要求。

这一监管措施的出台正值该市的金融科技公司在七月份筹集超过15亿美元,凸显了投资者对数字资产生态系统的强烈兴趣。

HKMA为稳定币设定许可标准

香港金融管理局对寻求发行稳定币的公司引入了严格的规定。申请者必须确保代币完全由法币储备支持,这些储备需存放在受监管的银行中。

监管机构还要求强有力的客户身份验证检查、治理框架和实时透明机制,以加强监督。

仅会提供有限数量的许可证,并且批准将谨慎授予。

监管机构警告称,炒作和投机不足以让企业获得许可证,指出企业必须提出可行和可持续的计划。

未能达到标准的公司将不被允许向公众提供稳定币。

预计在2026年获得稳定币许可证

首批稳定币发行许可证预计将在明年初发放,这比最初预期的2025时间框架晚了。

在8月31日之前,香港金融管理局正在与申请人进行初步讨论,正式申请截止日期定为9月30日。

监管机构的审慎方法反映了其对市场稳定性和可持续性的关注。

到目前为止尚未发放任何许可证,但香港金融管理局表示将在推进过程中与感兴趣的公司保持密切沟通。

香港金融科技公司在监管变革中筹集资本

新政权的时机与香港金融科技领域的融资激增恰好重合。仅在七月份,至少有10家上市公司共筹集了15亿美元。

OSL,一家主要的数字资产公司,在三天内筹集了3亿美金,吸引了对冲基金和主权财富投资者。

其他公司,包括 Dmall 和 SenseTime,已将资金投入区块链和支付项目。

风险投资支持的公司也在迅速行动;支付初创公司Kun在同一时期筹集了5000万美元。

投资越来越多地瞄准代币化的现实资产,突显稳定币在不断发展的生态系统中变得至关重要。

超越交易和市场挑战的稳定币

新的框架正在重新塑造香港对稳定币的看法。它们现在不仅被定位为交易工具,还被视为汇款、支付和跨境转账的工具。然而,挑战仍然存在。

香港的支付市场已经竞争非常激烈,而合规要求可能会对较小的参与者构成障碍。

满足许可标准的前期成本可能会限制初创企业的机会,从而引发关于是否需要进一步调整以鼓励创新的质疑,同时控制风险。

如果监管机构成功地在保护投资者与发展空间之间取得平衡,香港在未来几年可能在塑造全球稳定币标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这篇文章最初发表于Invezz,内容为香港在7月份筹集了15亿美元,因为新的稳定币规则生效。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