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https://www.gate.com/trade/BTC_USDT
近年來,「關稅」作為國家層級的總體經濟工具,再次成為矚目焦點。2025年10月,美國政府宣布對自中國出口至美國的商品徵收100%關稅,並同步實施出口管制,此舉被視為自2019年以來最嚴重的貿易升級。消息一出,Bitcoin價格從約122,000美元驟跌至約104,000美元,跌幅超過15%。這不僅引發價格劇烈波動,也帶動全球市場的避險情緒,投資人大量贖回高風險資產。同時,分析報告指出:此類關稅政策將推升通膨風險,延緩利率下調預期,進一步削弱加密貨幣等高風險資產的吸引力。
在這樣的背景下,加密貨幣市場同步受到衝擊。
Bitcoin與Ethereum在關稅宣布後皆出現明顯下跌。於關稅升級公告當天,Bitcoin跌幅約8.4%,Ethereum跌幅約5.8%。
在流動性方面,數據顯示僅數小時內,市場平倉了數十億美元的單。
此外,市場情緒急遽反轉,「風險資產撤離」訊號明顯,投資人轉向更保守的傳統資產。從宏觀環境來看,關稅導致未來利率下行預期受壓,美元也可能再度走強,這兩者都對加密資產產生負面衝擊。
在這次「關稅風暴」中,Bitcoin等主流加密資產明顯受到壓力。
從價格反應來看,市場參與者因總體不確定性升溫紛紛減少風險敞口,同時槓桿交易觸發清算機制,進一步放大利空效應。
在資金流動層面,美國政府擬定的「關稅分紅」政策(即向民眾發放關稅紅利或稅賦優惠)有機會釋放資金流動,有助於提振高風險資產(如加密貨幣)。因此,雖然短期內關稅衝擊壓抑市場情緒,但若後續財政刺激政策能落實,將可能為市場帶來支撐。
然而,在政策尚未正式上路前,市場仍處於高度警戒狀態。情緒層面,「關稅=全球貿易戰升級=風險資產拋售」已成市場普遍認為的共識,進一步加劇加密貨幣市場波動。
面對此情勢,投資人可從下列幾個層面進行規劃:
展望未來,關稅政策的動向將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重要變數。若美國與中國及北美盟國間的貿易摩擦進一步加劇,關稅可能維持高檔或再次調升,對加密資產形成持續壓力。反之,倘若局勢緩和,或有財政刺激措施(如「關稅分紅」)推出,市場風險偏好可望回升,為加密貨幣市場注入新動能。與此同時,關稅帶動的通膨升溫與利率長期維持高檔,亦可能削弱加密資產的長線吸引力。
不過,若資金流動環境改善,加密資產仍具備「高風險高報酬」特性。在「關稅衝擊」尚未明朗之際,加密貨幣市場有可能進入市場分歧加劇與高波動的階段。投資人需做好心理準備,並靈活調整資金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