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20协议引领BTC智能合约新纪元 Fractal生态解析

robot
摘要生成中

BTC智能合约新纪元:Fractal和CAT20协议解析

比特币生态迎来重大突破,Fractal BTC在多轮测试后于9月正式上线主网。Fractal最引人注目的特性是其智能合约功能,并同步推出了新型代币协议CAT20。本文将深入探讨CAT20的技术设计亮点及其潜在影响。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Fractal Bitcoin概述

在了解CAT20之前,有必要先简要介绍Fractal Bitcoin。作为一个完全兼容BTC的二层网络,Fractal Bitcoin(又称分形比特币)具有更快的区块确认速度,仅需1分钟。其核心原理是复制多条BTC网络,每条链独立处理交易,从而提高整体吞吐量。

Fractal的一大创新在于重新启用了BTC早期因安全考虑而弃用的OP_CAT操作码。这一操作使Fractal Bitcoin具备了智能合约能力,极大拓展了其应用潜力。正是基于这一基础,CAT20协议得以在Fractal Bitcoin上实现。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CAT Protocol深度解析

CAT20协议是在Fractal Bitcoin上实现的类ERC20代币标准。其生命周期主要包括部署、铸造和转账等关键环节。

部署流程

CAT20的部署分为"commit"和"reveal"两个阶段:

  1. Commit阶段:将代币基本信息(如名称、符号等)写入交易输出脚本。该交易的hashId作为代币唯一标识。

  2. Reveal阶段:输出一个包含CAT20初始状态Hash的OP_RETURN,以及一个用于后续铸造的Minter。

这种两步部署方式有效保护了项目敏感信息,直到reveal阶段才完全公开。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铸造机制

CAT20的铸造过程有几个显著特征:

  • 每次铸造输入一个minter,输出可以是多个minter
  • 每次铸造产生一个token输出
  • 输出顺序固定,minter必须在token之前

铸造过程中minter数量的变化会影响整个网络的铸造活跃度。为平衡效率和经济性,V2版本默认生成两个状态相近的Minter。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交易构建创新

CAT20在交易构建上采用了巧妙的设计:

  1. 通过改写比特币脚本逻辑,实现对不同地址UTXO的控制。
  2. 利用P2TR地址特性,调整公钥生成不同地址。
  3. 借助OP_CAT实现智能合约功能,使任何人都能使用minter UTXO。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状态管理(V2)

CAT20在OP_RETURN和智能合约中分别存储状态Hash和剩余铸造次数。每次铸造后,新Minter的铸造数量为剩余可铸造数量的一半,直至全部铸造完毕。

不同于BRC20或铭文,CAT20代币实际上是以智能合约形式存在,而非直接存储在用户地址的UTXO上。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转账和销毁

转账时,交易的token输入输出数量需保持一致。销毁则通过将Token转入普通地址实现。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总结

CAT20协议的设计灵活性很高,但也对合约验证逻辑提出了更高要求。这种设计带来了查询效率高、状态追踪方便等优势,为比特币生态带来了新的可能性。随着Fractal和CAT20的发展,我们或将见证比特币智能合约时代的真正到来。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技术角度解读CAT20:分形比特币上的新代币协议

CAT-8.97%
BTC-2.1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GmGnSleepervip
· 07-17 04:18
又到all in的时候了
回复0
ValidatorVibesvip
· 07-16 00:21
验证者家人们,什么时候空投?老实说,自创世以来我一直在质押。
查看原文回复0
LiquidityOraclevip
· 07-15 04:05
又来骗子是吧
回复0
Altcoin分析师vip
· 07-15 03:41
从TVL占比分析CAT20协议风险系数约为42.7
回复0
幽灵链忠实粉vip
· 07-15 03:40
啊 牛哇 来了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