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圈异化:从创新驱动到抽水为王的生态变迁

robot
摘要生成中

币圈的异化:从创新到抽水的演变

回顾近期香港Consensus会议后的所见所闻,币圈的氛围似乎发生了微妙的变化。虽然行业参与者依旧活跃,但市场的"气质"已然不同。这既不是典型的牛市,也不是传统的熊市,而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异化"状态。

当前币圈的生态似乎只剩下一个主题:如何卖币。这种现象背后反映了行业的深层变化。

行业生态的三大支柱

币圈的运转一直依赖于三个核心环节:

  1. 价值创造:通过技术创新满足用户需求,如比特币、以太坊、Layer2等。
  2. 价值发现:通过投资和交易定价,发掘潜力资产。
  3. 价值流通:构建销售渠道,促进代币从一级到二级市场的流转。

理想状态下,这三个环节应该相互支持、协同发展。然而,现实情况是前两者日渐式微,而第三者却繁荣异常。

卖币经济学的兴起

在健康的市场中,项目方应专注于产品开发和用户需求;投资机构负责资本配置;流通渠道则提高资本效率。但现今的币圈,讨论已不再围绕创新和用户需求,而是集中在"如何卖币"这一单一话题上。

二级市场机构普遍采取观望态度,山寨币往往上线即见顶,meme币流动性趋近枯竭。在这样的环境下,活跃的主要是做市商、中介机构等,他们的关注点集中在如何优化数据、上线大型交易平台、推广营销等方面。

这种趋势导致了市场参与者的高度同质化,各方都在竭力争夺币圈日益稀缺的存量资金。头部资源方因此形成了强大的利益联盟,主导着资金流向。

创新精神的消退

与2022年FTX事件后的低谷期不同,当时大量资金沉淀在投资机构手中,仍能支持创新项目。而现在,中间环节的过度抽血导致项目方不再专注于价值创造,转而追求快速套现。

创新路径已经演变为:构建吸引眼球的概念、快速包装、寻求上市机会、实现套现。产品开发、用户需求和实际价值创造被边缘化。

抽水模式的危机

表面上,各方似乎都从这种模式中受益。然而,长远来看,正面外部性的缺失将导致严重后果。中间商的垄断地位和高额抽成会挤压项目方和散户的利润空间,最终可能导致市场参与者大量退场。

当服务方成为市场主导力量时,整个生态就像一个患癌的机体,最终可能因养分耗尽而崩溃。

未来展望

币圈作为周期性市场,总有起伏。乐观者相信,低谷之后终将迎来真正的"价值之春",新的技术和商业模式会重燃创新热情。悲观者则认为,市场还需经历一次深度洗牌,才能实现真正的重建。

无论如何,从业者都将面临一段充满挑战的时期。但这正是市场的本质:周期即宿命,泡沫也可能是新生的前奏。

未来的路或许光明,但通往那里的道路可能曲折而漫长。

BTC0.89%
ETH2.83%
MEME0.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GateUser-74b10196vip
· 07-21 13:41
又见抽水割韭菜?
回复0
FunGibleTomvip
· 07-21 12:22
久了久了 早就秃噜明白了
回复0
Ser_APY_2000vip
· 07-18 14:07
炒完就跑 垃圾生态
回复0
MEV Huntervip
· 07-18 14:03
都是割割韭菜的 谁比谁干净
回复0
LiquidatedTwicevip
· 07-18 13:42
割就割吧 还说那么多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