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稳定币之战:谁将成为下一个USDT

robot
摘要生成中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去中心化货币是货币的源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去中心化的货币曾经出现过。无论是以物易物的货币学说,抑或是债务形成货币的学说,中心化信用都不是一开始就参与货币生成过程的。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发行稳定币的目的是为了增发信用,中心化的稳定币没有铸币权。我们希望能脱离中心化权力创造稳定的信用。加密原教旨主义者相信,货币的发行权是被中心化机构所窃取的。拥有发行权的一方就享有铸币税,发行方有足够的动力滥发或超发货币。

中心化稳定币会时刻受着中心化风险的威胁,稳定币的信用会因中心的信用缺陷而受到质疑,稳定币的价值时常会受到挑战。中心化稳定币的信任不是天然的。无论是USDC还是USDT,都曾因为市场的流言和蜚语面临挤兑。

目前的稳定币行业,由USDT、USDC垄断了市场绝大多数份额,但其他稳定币的种类高达百种。除了USDC、USDT,绝大部分的稳定币都很难获得"被动"建立交易对的机会。这些绝大多数的稳定币必须依靠先兑换成USDT、USDC、BTC、ETH等高流通性代币,再去与目标代币交易。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事实上,USDC、USDT就已经占领了稳定币世界里的高能货币的职位。绝大多数依靠绑定高能货币提供流动性的稳定币,其实只是提供类似传统金融市场里的广义货币。

从2014年秋,USDT被创立以来,稳定币的创造者们已经做出了各种各样的稳定币尝试。目前最主流的依然是中心化的方式。一美金存入现实指定账户,线上发行一美金的稳定币资产。随着政府监管的逐渐完善,这些中心化稳定币从监管的角度被堵上了随意虚增或者抵押品资产流动性不足等风险。

由此,用算法创造信用与稳定的尝试从来没有断绝。用算法创造币价的稳定性主要有再平衡稳定币、限制流通稳定币、铸币稳定币和超额抵押稳定币等几种方式。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目前在包含中心化风险的算稳赛道,Curve和AAVE带来的优势值得关注:

Curve自身是链上最大的稳定币交易所。通过自有交易所为自有的稳定币导流,可以迅速建立起充足的流动性。Curve的稳定币会采用清算区间清算而非清算线清算,在流动性不足的时候会减少贷款人和协议的损失。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AAVE拥有DeFi排名前十的活跃用户。因为长期做借贷业务,AAVE对抵押品和风险的认知比较深刻。GHO在设计的时候,考虑了通过多种方式生成稳定币,拓宽了稳定币信用生成的渠道。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在完全去中心化算稳赛道,目前硕果仅存的几个项目包括:

Liquity:抵押资产只有ETH,流动性的交易对只对标WBTC和ETH等去中心化代币,完全隔绝中心化的干扰。但稳定性比较差,缺乏对LUSD流动性的机制性激励。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Inverse.finance:使用ETH和OETH去中心化资产为信用抵押品贷出美元稳定币DOLA。设计出了DBR代币作为利率清算的工具,让借贷策略更加灵活多变。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RAI:以自定义指数为锚的铸币稳定币,摆脱了美元的阴影。但建立价格的共识成本极高,必须要有足够大的规模效应。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综上所述,稳定币赛道只要不是完全去中心化,就面临完整的中心化风险。面临中心化风险的稳定币赛道,以USDT、USDC为首的中心化稳定币独占鳌头,已经形成成熟的垄断产业格局。去中心化稳定币赛道仍处于发展初期,道路渺茫但充满希望。去中心化稳定币拥有固有的市场,但任何一个项目都尚未形成垄断规模优势。未来的发展仍值得期待。

去中心化稳定币深度观察:赛道硝烟未散,谁能问鼎夺冠?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分享
评论
0/400
Token经济学人vip
· 10小时前
实际上,这这是一个经典的货币基础流动性问题……让我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算法稳定币总是失败。
查看原文回复0
空投猎人小王vip
· 10小时前
我赌usdt还是老大
回复0
Liquidation_Watchervip
· 10小时前
给USDT唱挽歌有点早了吧
回复0
MechanicalMartelvip
· 10小时前
稳币咋就这么多事儿?
回复0
CoffeeOnChainvip
· 10小时前
到头来稳定币还得靠usdt咯?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