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价诅咒:为何美元的储备地位可能是美丽国最大的负担

商业概念,百元钞票置于市中心建筑之上商业概念,百元钞票置于市中心建筑之上getty美元是全球储备货币。这长期以来被称为“特权”。这被认为是美国的巨大优势,美元拥有这种地位——或者说这是故事的说法。

但是等等!

这头神圣的奶牛或许并不是什么祝福。也许美国美元的“过度特权”实际上是一种过度诅咒

首先,我带着一种调侃的语气 – 并希望能吸引美国读者,并让他们至少有机会同意我即将提出的观点 – 让我指出,“过分特权”这个词实际上源于法语。单凭这一点就可能表明,这并不是一个如此聪明的主意。

其次,考虑这一点:以美元计算,现有的中国人民币(使用M2作为衡量标准)的数量是美国美元的两倍。可以说,中国的货币是美国的两倍——这意味着中国有四倍的人口,或者说人均货币是美国的一半。尽管如此,你可能会想:如果他们拥有如此多的流动性,为什么他们不想成为全球储备货币?

让我们来看看这个“特权”。当然,拥有全球储备货币让你能够施加影响。而且,是的,如果你遇到国际收支问题,你总是可以印更多的“彩纸”。印刷储备货币本质上让你白白得到了钱——这真不错。

更多为您但是…

你还必须把你的钱转出以购买东西。否则,世界要么必须放弃你的货币作为全球标准,要么因为系统中流通的你的钱不够而面临流动性危机。

问题在于:将资金出口以购买进口商品需要持续的国际收支赤字——这正是前总统特朗普试图扭转的局面。

在1946年后,美国主导世界的时候,财富充盈,而欧洲正忙于自我毁灭,这个赤字并不是大问题。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美元流出,而越来越多的商品涌入,国家开始逐渐空心化。

那“彩纸”回到那些卖给你东西的人手中,他们用它来购买你的资产。最终,你所生产的只是一堆彩纸,你所拥有的只是一个印刷机。这应该听起来很熟悉。

一个持续从贸易中获利的国家在其资产负债表上同时拥有资产和负债。但一个不断印制纸币来资助进口的国家最终只会得到负债——以及一台磨损的印刷机。

让我们看看这个图表:

美元与欧元和英镑在15年中的比较 信用:ADVFN 这是一个超过15年的图表,显示美国美元对欧元和英镑上涨了20-25%,对日元几乎翻了一番。

这种美元强势并不是由于美国运行着平衡的经济、负责任的政府预算或遵循良好的财务纪律。不是的——这种强势是美元作为世界储备货币地位的副产品。

这种储备地位使美国能够累积巨额债务和巨大的贸易赤字,逐渐从内部削弱其经济。

所谓的“过度特权”使得美国沉浸在奢华之中。

但是——正如人们最近喜欢说的——这不是可持续的。

哀哉,三重哀哉,如果美国失去其全球储备地位。

那又怎么样?

欧洲不需要它。中国不想要它。日本并没有要求它。

那么实际的好处是什么?

  • 降低政府借款成本。 但是,尽管日本的债务与GDP比率更高,其借款成本却更低。
  • 贸易逆差而不导致货币崩溃。 英国也有类似的逆差,并且继续运作。但长期的逆差会使一个国家空心化,远比短期逆差更具毒性。
  • 铸币税 – 通过印刷纸币获得的利润。但中国印刷的数量是两倍,并且有资产来证明这一点。没有支持的纸币将会让你付出代价。
  • 对全球金融体系的影响。 没有来自真实商业的经济力量,维持影响力的后备方案就变成了军事力量。历史并不支持这种长期战略。
  • 危机韧性与避风港流动。但真正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实力来自于生产力、治理和资产——而不是印制纸币并用武力维护其价值。问问苏联是怎么结束的吧。

那么,作为全球储备货币是一种特权还是一种诅咒?就像所有机制一样,当被推向极端时,最初的好处可能会变成毒药。

考虑到美国的赤字规模,患者可能已经中毒。

维持美元全球储备地位的政策可能会持续,也可能会减弱,或者可能会被放弃。但作为经济消耗渠道的角色正接近尾声,因为长期、持续的赤字的可持续性现在显然达到了极限。

与此同时,中国并不想成为全球储备货币——尽管它有这个潜力。他们的理由很简单:他们想继续出口商品,拿走你的五彩纸屑,然后转身在你的国家购买资产。最终,他们拥有所有的好东西。如果你这样做的是土地,你会被称为殖民者;如果你这样做的是生产性资产,你会被称为富有。

只要美元的全球储备地位这一神圣的奶牛在地球上徘徊,美国就会继续抛售其家庭的财富,以便让其人民用塑料垃圾填满双车库——相信这种“过度特权”是一种祝福,而实际上,这可能是使他们自毁的诅咒。

WHY5.63%
MAY-1.9%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