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坦克:特德·尼尔森

特德·尼尔森是一个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就看到了互联网未来的人。他引入了“超文本”和“超媒体”这两个术语,这些术语构成了万维网的基础。但今天人们使用的互联网只不过是这个哲学家最初构想的苍白而扭曲的影子。

尼尔森梦想着一个去中心化的知识宇宙,却得到了一个有着损坏链接和抄袭的中心化网络。在新一期的《硅谷坦克》中,ForkLog 探讨了为什么这位美国远见者的思想今天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相关。

泰德·尼尔森是谁?

西奥多·霍姆·尼尔森不仅仅是IT领域的先驱。他是哲学家和社会学家,他并不把计算机视为计算器,而是看作扩展人类智慧和文化的工具。

未来的哲学家于1937年出生在女演员塞莱斯特·霍尔姆和导演拉尔夫·尼尔森的家庭。尼尔森的童年是在好莱坞和百老汇的后台度过的,他表示,这帮助他将世界视为一个复杂的相互关联的故事和布景的系统。

在1960年,当计算机占据整个房间并使用打孔卡时,他已经在考虑为所有人建立一个全球信息网络。

纳尔逊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程序员。他是思想的建筑师。他的主要目标是创建一个有机地反映人类思维非线性的系统。我们并不是按顺序思考,从“A”到“Я”:我们的思维跳跃,创造联想,回归旧的想法。纳尔逊希望计算机也能这样工作。

正是从这种哲学中诞生了“超文本”和“超媒体”这两个术语。对尼尔森来说,这不仅仅是点击蓝色链接的机会。这是一种将全世界的文学、科学和艺术连接成一个不断增长的知识网络的方法。

Xanadu项目:我们失去的互联网

尼尔森的理念体现在Xanadu项目中——他的代表作。这不仅仅是一个系统,而是一种哲学,一个全球人类所有书面信息的存储库。Xanadu应该成为一个统一的网络,每个文档与其他文档相连。该项目在1960年宣布,远早于现代互联网的前身ARPANET的出现。

在技术和意识形态上,Xanadu 完全与蒂姆·伯纳斯-李所创建的万维网 (World Wide Web, WWW) 相对立。

Xanadu的关键原则

在现代互联网中,链接就像是一条单行道。文档A可以链接到B,但后者对此是“未知”的。如果B的拥有者删除或更改了地址,A中的链接将变为无效。这是网络信息侵蚀的主要原因。

在Xanadu中,所有链接都是双向的和不可破坏的。如果A引用了B,则B自动引用A。删除或移动文档而不留痕迹是不可能的。系统保证任何链接永远不会断开。这确保了上下文的完整性和保留。

转录(transclusion)——这是尼尔森最具革命性的想法之一。与其从一个文档复制并粘贴引用,不如Xanadu允许直接“嵌入”原始片段。用户将引用视为新文本的一部分,但实际上这是从原始来源加载的“活”片段。

这解决了几个问题。首先,抄袭消失了。因为外国文本总是与作者保持关联,所以不可能将他人的文本冒充为自己的。其次,保持了上下文。用户可以随时转到引用的完整原文,查看它使用的环境。第三,如果原作者进行了修改,它们会自动显示在所有使用了转录的文档中。

永久版本控制——Xanadu中的每个文档都有其所有版本的完整和不变的历史。无法永久删除任何内容。系统保存每次更改,允许比较文档的不同状态并跟踪其演变。从本质上讲,这类似于Git的版本控制系统,甚至是区块链的原则,其中每个新记录将永远保留在历史中。

纳尔逊开发了一种系统,能够自动奖励作者。每当有人通过跨引用查看文档或其片段时,都会自动向内容所有者的账户发送一小部分分币(微支付)。这是一种优雅的商业模式,嵌入在网络的架构中。它鼓励引用和使用他人的作品,使这一过程对所有参与者都有利。

为什么尼尔森批评现代网络?

当1990年伯纳斯-李推出万维网时,它因其简单性迅速流行开来。但对尼尔森来说,这种简单性却是毁灭性的。他称HTML为“傻瓜的超文本”,认为它扭曲了他最初的概念。

Nelson 对 WWW 的主要投诉是:

  • 单向链接会导致混乱和死链接 (404);
  • 缺乏转录导致了复制粘贴文化、侵犯版权和与原始来源失去联系;
  • 广告模型取代了微支付,使用户成为产品,而不是客户;
  • 网页模拟纸质文件,尽管数字空间允许创建更复杂和相互关联的结构。

«HTML 是我们所反对的:不断断开的链接、没有来源的引用、缺乏版本管理和版权问题》,—— 内尔森在书籍《文学机器》中写道 (1980).

纳尔逊的遗产在2025年:从Web3到NFT

尼尔森的思想在20世纪看起来过于复杂和乌托邦,但今天却经历了复兴。构成Xanadu的概念与去中心化技术的原则惊人地相契合:

  • 不可更改性和区块链中透明的交易历史——这是对纳尔逊梦想的实现,梦想中的系统中无法秘密更改或删除信息;
  • 非同质化代币解决了对数字对象所有权的确认问题——这是向跨越想法迈出的一步,在这种情况下,作者保留对作品的控制权;
  • 智能合约和版权费——在NFT转售时自动向作者支付奖励——是Xanadu微支付系统的直接体现。

最终结果是什么?

纳尔逊不仅仅是“超文本”一词的创造者。他是一位远见卓识的人,早在数字世界普及之前就看到了其潜力和风险。

他的项目Xanadu未能与简单务实的WWW竞争,但却成为了下一代互联网的智能基础。

可能,网络未来的战争还没有结束,Xanadu 的原则——完整性、上下文、所有权和公正——仍将体现在下一代互联网中。

查看原文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