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政策或引发美元巨震 比特币有望冲击25万美元

关税政策引发的连锁反应:全球经济与加密市场的前景分析

在一个寻常的凌晨时分,一纸新增关税表的出台让全球陷入了措手不及的状态。这一关税策略旨在扭转长期存在的贸易失衡,但其影响远不止于表面的贸易结构调整,更深层次上涉及到全球资本流动和美国国债市场的运作。

这一政策主要影响以下几个方面:

  1. 贸易结构:高关税政策意在减少进口,鼓励本土生产,从而缩小贸易逆差。然而,这种做法可能会带来一系列副作用,如进口成本上升导致通胀压力增大,以及可能面临他国的报复性关税,进而削弱美国出口。虽然贸易失衡可能暂时得到缓解,但供应链重组和物价上涨的阵痛难以避免。

  2. 国际资本流动:美国进口减少意味着流向海外的美元减少,这可能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美元荒"的担忧。海外贸易伙伴手中美元储备减少,新兴市场可能面临流动性紧缩,全球资本流动格局因此发生变化。在美元短缺时期,资金往往会回流美国本土或转向避险资产,这可能会对海外资产价格和汇率稳定造成冲击。

  3. 美债供需:长期以来,美国的巨额贸易逆差使海外持有大量美元,这些美元通常通过购买美债的方式回流美国。如今,关税政策压缩了美元外流,导致外国投资者购买美债的能力下降。然而,美国财政赤字仍然高企,国债供给有增无减。如果外部需求减弱,谁来接盘不断涌现的美债?这可能导致美债收益率上行、融资成本提高,甚至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风险。

总的来说,这项关税政策在宏观层面上如同饮鸩止渴:虽然短期内可能修复贸易失衡,但却削弱了美元在全球的循环动力。这种平衡表的调整实际上是将压力从贸易项转移到了资本项,美国国债市场首当其冲。宏观资金流的一处堵塞,很快会在另一处爆发,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准备好应对措施。

面对海外美元供给因贸易降温而趋紧的局面,美联储可能不得不出手缓解美元流动性压力。当外国投资者因缺乏美元而无法购买美债时,美国本土的央行和银行体系可能成为填补这一空缺的唯一选择。这意味着美联储可能需要重启宽松货币政策。

事实上,美联储主席近期已暗示可能很快重启量化宽松(QE),并重点购买美国国债。这表明官方也意识到维持国债市场运转离不开额外的美元流动性投放。简而言之,美元荒只能通过"大规模放水"来解决。美联储扩表、降低利率、甚至动用银行体系共同买债,这些措施都可能即将实施。

然而,这种流动性救援注定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及时注入美元流动性可以平抑国债利率、缓解市场失灵风险;另一方面,大规模放水迟早会引发通胀,削弱美元购买力。美元供应从紧缩急转为泛滥,美元价值必然剧烈波动。可以预见,在这种"先抽干、后放水"的过山车式政策中,全球金融市场将经历美元从走强到走弱的剧烈摇摆。美联储不得不在稳定债市和控制通胀之间寻求平衡,但目前看来,保证国债市场稳定是当务之急,"印钞买债"已成为政治上的必然选择。这也宣告了全球美元流动性环境的重大转折:从收紧重回宽松。历史经验反复证明,一旦美联储开闸放水,资金终将流向各个领域,包括加密货币市场在内的风险资产领域。

对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而言,美联储重启印钞机的信号几乎可以说是利好消息。原因很简单:当美元泛滥、信用货币贬值预期上升时,理性的资本会寻找抗通胀的避风港,而比特币正是备受关注的"数字黄金"。在这种宏观背景下,供给有限的比特币吸引力大增,其价值支撑逻辑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当法定货币不断"贬值",硬通货资产就会"升值"。

比特币的行情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对未来法币供应量的预期。当投资者预期美元供给将大幅扩张,纸币购买力下降时,避险资金就会涌向比特币这类无法随意增发的资产。回顾2020年的情况,美联储大规模实施QE后,比特币和黄金价格齐飞就是明证。如果这次再度开闸放水,加密货币市场很可能重演这一幕:数字资产将迎来新一轮估值上涨浪潮。有分析预测,如果美联储从紧缩转向为国债大规模印钞,那么比特币有望在年底前冲击25万美元的高价。尽管这一预测可能过于乐观,但它反映了业内人士对"通胀红利"的强烈信心——额外印发的货币最终会推高比特币等稀缺资产的价格。

除了价格上涨预期,此轮宏观变化还将强化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叙事。如果美联储放水引发市场对法币体系的不信任,公众将更倾向于将比特币视为抵御通胀、规避政策风险的价值储存手段,就像过去动荡时期人们拥抱实物黄金一样。值得注意的是,加密货币圈内人士对短期政策波动已经习以为常。正如一位投资人所言:"如果你因为'关税'消息就卖掉比特币,那说明你根本不理解自己持有的是什么。"换句话说,明智的持币者深知,比特币诞生的初衷就是对抗滥发货币和政策不确定性;每一次印钞和政策失误,反而进一步证明了持有比特币作为另类资产保险的价值。可以预见,随着美元扩表预期升温,避险资金加大配置,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形象将在大众和机构心中更加根深蒂固。

关税、大放水与数字黄金:累卵之危下的加密市场前瞻

美元的大幅波动不仅影响比特币,对稳定币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领域同样产生深远影响。USDT、USDC等美元稳定币作为加密市场中的美元替代品,其需求将直接反映投资者对美元流动性预期的变化。此外,链上借贷利率曲线也会随宏观环境而变化。

在稳定币需求方面,当美元紧缺时,离岸市场往往通过稳定币来应对。在海外难以获得美元之际,USDT在场外可能会出现溢价交易,这是因为人们都在争抢数字美元这个稀缺资源。一旦美联储大举放水,新增美元很可能部分流入加密市场,推动USDT/USDC大规模增发,以满足交易和避险需求。事实上,近几个月来稳定币的发行情况已经表明这一趋势已经开始。换言之,无论美元走强还是走弱,对稳定币的刚性需求只增不减:要么因为缺乏美元而寻求替代品,要么因为担心法币贬值而将资金转移到区块链上暂避。特别是在新兴市场和监管严格的地区,稳定币扮演着美元替代品的角色,美元体系的每一次波动反而强化了稳定币作为"加密美元"的存在感。可以预见,如果美元进入新一轮贬值周期,投资者为保全资产可能更加依赖USDT等稳定币来在加密货币市场周转,从而推动稳定币市值再创新高。

在DeFi收益率曲线方面,美元流动性的松紧将通过利率传导到DeFi借贷市场。在美元稀缺时期,链上美元变得珍贵,借用稳定币的利率随之飙升,DeFi收益率曲线陡峭上扬(出借人要求更高回报)。相反,当美联储放水导致市场美元充裕、传统利率下行时,DeFi中的稳定币利率相对变得诱人,从而吸引更多资金涌入链上获取收益。有分析报告指出,在美联储可能进入降息通道的预期下,DeFi收益开始重新具有吸引力,稳定币市场规模已回升至约1780亿美元的高位,活跃钱包数稳定在3000万以上,显示出复苏迹象。随着利率下行,更多资金可能转向链上以追求更高收益,进一步加速这一趋势。有分析师甚至预计,随着加密信贷需求增长,稳定币在DeFi上的年化收益率有望回升到5%以上,超越美国货币市场基金的回报率。这意味着DeFi有潜力在低利率宏观环境中提供相对更优的收益,从而吸引传统资本关注。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美联储的放水最终引发通胀预期上升,稳定币借贷利率也可能再度上升以反映风险溢价。因此,DeFi的收益率曲线可能在"先下后上"的波动中重新定价:先是因流动性充裕而趋于平缓,继而在通胀压力下变得陡峭。但总体而言,只要美元流动性泛滥,大量资本涌入DeFi寻求回报的趋势将难以逆转,这既会推高优质资产价格,也会压低无风险利率水平,让整个收益曲线向有利于借款人的方向偏移。

综上所述,关税政策引发的宏观连锁反应,将深刻影响加密市场的方方面面。从宏观经济到美元流动性,再到比特币行情与DeFi生态,我们正目睹一场蝴蝶效应:贸易摩擦引发货币风暴,美元剧烈波动之际,比特币蓄势待发,稳定币和DeFi则在变局中迎来机遇与挑战。对于敏锐的加密投资者而言,这场宏观风暴既是风险也是机遇。客观上,激进的关税政策实际上推动了这一进程的发生。虽然不应过度解读政策意图,但目前看来,这可能是最积极且清晰的发展方向。

BTC-2.12%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5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StableBoivip
· 08-10 18:58
btc赶紧加速上天
回复0
熊市炒面师vip
· 08-10 18:48
开多的别跑 等我接盘
回复0
Satoshi挑战者vip
· 08-10 18:41
看数据说话 2018那波关税战谁赚了?基本面都装的下头了
回复0
NFT_Therapyvip
· 08-10 18:39
图里说了那么多 还不是割韭菜
回复0
链上侦探小饼vip
· 08-10 18:35
躺着看戏 关税炒起来
回复0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