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活动: #PTB创作大赛# 💥
在 Gate广场发布与 PTB、CandyDrop 第77期或 Launchpool 活动 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5,000 PTB 奖励!
CandyDrop 第77期:CandyDrop x PTB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22
PTB Launchpool 火热进行中: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934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10日 12:00 – 9月14日24:00 UTC +8
📌 参与方式:
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PTB、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相关
内容不少于 80 字
帖子添加话题: #PTB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或 Launchpool 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
🥇 一等奖(1名):2,000 PTB
🥈 二等奖(3名):800 PTB/人
🥉 三等奖(2名):300 PTB/人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股票代币化:打通美股与Web3的桥梁 开启RWA新赛道
股票代币化:TradFi与Web3融合的最佳叙事
股票代币化正在成为2025年传统金融与Web3融合的重要趋势。数据显示,今年以来,股票类代币化资产的规模从几乎为零迅速增长至数亿美元。这背后反映出股票代币化正从概念阶段加速落地,经历了从合成资产到实股托管的模式演进,并正向衍生品等更高阶形态延伸。
本文将简要梳理股票代币化的模式演进,介绍核心项目,并展望其潜在的发展趋势与格局变化。
一、美股代币化的发展历程
股票代币化是指将传统股票通过区块链技术映射成数字代币,每个代币代表底层资产的一部分所有权。这些代币可以在链上全天候交易,突破了传统股市的时间和地域限制,让全球投资者都能无缝参与。
从Tokenization的角度来看,美股代币化并非全新概念。早在上一轮周期中,一些项目就已探索出一整套链上合成资产机制:
这种模式允许用户通过超额抵押铸造、交易美股代币,甚至还能覆盖法币、指数、黄金、原油等几乎所有可交易资产。其原理是通过跟踪基础资产,超额抵押以铸造合成资产代币。
例如,用户可质押500美元的加密资产,进而铸造出锚定资产价格的合成资产并进行交易。整个运作机制采用预言机报价和链上合约撮合,不存在真实交易对手,因此理论上可实现无限深度、无滑点的流动性体验。
然而,该模式并未真实拥有对应股票的所有权,只是在"赌"价格。这意味着一旦预言机失效或抵押资产出现问题,整个系统都会面临清算失衡、价格脱锚、用户信心崩溃的风险。
而这波"美股代币化"热潮的最大区别,在于采用了"实股托管+映射发行"的底层模式。这种模式目前主要分为两种路径,核心差异仅在于是否拥有发行合规资质:
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轮股票代币化热潮的关键优势是底层资产真实可验证,安全性与合规性更高,也更容易被传统金融机构认可。
二、代表项目盘点:从发行到交易的上下游生态
一个功能完善的代币化股票生态,至少需要包含基础设施层(公链、预言机和结算系统)、发行层(各发行方)、交易层(交易所、借贷等衍生交易平台)等层级。缺少任何一层,生态都难以实现安全发行、有效定价和高效交易。
围绕这一框架,我们可以看到当前市场的主要参与者正围绕不同环节展开布局。考虑到基础设施相对成熟,发行与交易环节才是代币化股票竞争的主战场,故本文将重点介绍这些直接影响用户体验和市场流动性的代表性项目。
Ondo Finance:RWA龙头的股票化延伸
Ondo Finance作为RWA代币化赛道的龙头项目,最初定位为链上债券与国债的代币化平台。截至目前,Ondo Finance依托美国国债的两大旗舰产品USDY和OUSG,在RWA代币化赛道中仍占据体量前十的核心位置。
从去年开始,Ondo Finance开始将版图扩展至股票市场,包括通过与受监管的托管与清算机构合作,将真实美股安全托管并在链上发行等额代币化资产。这种模式不仅为机构投资者提供合规保障,也在链上构建跨资产流动性池,让代币化股票能够与稳定币、RWA债券等资产进行组合交易。
上个月,Ondo Finance还与一家投资机构拟推出2.5亿美元基金,以支持RWA项目。Ondo首席战略官表示,这些资金将用于收购新兴项目的股权和代币。
Injective:为金融类RWA量身定制的公链
Injective一直以"金融基础设施"为核心定位,是专注于高性能金融应用的公链之一。其自主研发的链上撮合与衍生品交易模块,在延迟、吞吐量以及订单簿深度等方面均具备针对性优化。
截至目前,Injective生态已聚合超过200个项目,涵盖去中心化交易所、链上借贷、RWA平台、NFT市场等多个领域。
在RWA赛道,Injective的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得益于这种定位,Injective更像是RWA专属的公链底座,为发行方提供稳定的合规落地与资产管理通道,为交易平台和聚合工具提供高速、低成本的执行环境,也为未来股票代币化的衍生品化、组合化奠定了基础。
MyStonks:链上美股流动性的先行者
作为这一波美股代币化领域的先行者,MyStonks与金融机构合作确保链上代币资产完全锚定真实股票。
交易体验上,MyStonks采用订单流支付机制,将订单流路由至专业做市商进行撮合,从而显著降低滑点与交易成本,并提升订单的执行速度与深度。对普通用户而言,这意味着在链上交易美股时,既能享受接近传统券商的流动性,又能保留全天候交易的优势。
值得一提的是,MyStonks并未将自己局限在链上现货交易,而是在积极拓展衍生品、借贷、质押等多元化金融服务。未来用户不仅可以进行美股代币的杠杆交易,还能将持仓作为抵押品获取稳定币流动性,甚至参与组合投资与收益优化策略。
Backed Finance:跨市场的合规扩展者
与MyStonks聚焦美股不同,Backed Finance的布局从一开始就更具跨市场与多资产的视野,一大亮点在于合规模式与欧洲MiCA监管路线的高度契合。
其中团队基于瑞士法律框架开展业务,严格遵循当地金融监管要求,在链上发行完全锚定的代币化证券,并与合作伙伴建立了股票购入与托管体系,确保链上代币与链下资产之间的1:1映射关系。
在资产范围上,Backed Finance不仅支持美股代币化,还覆盖ETF、欧洲证券及特定的国际指数产品,为全球投资者提供了多市场、多币种、多标的的投资选择。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在同一个链上平台上同时配置美股科技股、欧洲蓝筹股以及全球大宗商品ETF,从而打破了传统市场的地域与时间限制。
Block Street:代币化股票的流动性释放器
Block Street作为目前少数专注于代币化股票借贷的DeFi协议,将视线瞄准了更下游、也更具潜在爆发力的流动性释放方向。
这也是目前代币化股票的"交易层"尚属空白的一个细分赛道。以Block Street为例,它直接面向持有者提供链上抵押与借贷服务——用户可以将代币化美股直接存入平台作为抵押品,按抵押率获得稳定币或其他链上流动资产,实现"资产不卖、流动性到手"的资金利用模式。
Block Street上周刚刚上线测试版本,可以体验将代币化股票转化为可流动的资本,让持仓者在不卖出资产的情况下释放资金。这也算是填补了代币化股票在DeFi借贷领域的空白,值得观察后续类似的借贷、期货等衍生品方向会不会为代币化股票市场构建一条"第二曲线"。
三、未来发展趋势
客观来说,这一波新热潮下的美股代币化,最大的进步就是"实股托管"模式和消解入门门槛:
任何用户只需下载一个加密钱包、持有稳定币,便能随时随地通过去中心化交易所绕开开户门槛与身份审查,直接买入美股资产——没有美股账户、没有时差、没有地域与身份限制。
但问题在于,当下大部分产品仍是聚焦于发行与交易层的第一步,本质上仍停留在数字凭证的初始阶段,并未将其真正转化为可广泛用于交易、对冲和资金管理的链上金融资产。这意味着它们在吸引专业交易者、高频资金与机构参与方面存在明显不足。
这有点像DeFi Summer之前的ETH,彼时它不能借出、不能做担保、不能参与DeFi,直到一些协议赋予其"抵押借贷"等功能,才释放出千亿级流动性。而美股代币要突破困局,必须复刻这种逻辑,让沉淀的代币成为"可抵押、可交易、可组合的活资产"。
因此如果说代币化美股市场的第一曲线是交易规模的增长,那接下来第二曲线则是通过金融工具的扩展,提高代币化股票的资金利用率与链上活跃度。这样的产品形态,才有可能吸引更广泛的链上资金流,形成完整的资本市场循环。
在这个逻辑下,代币化股票的即时买卖之外,"交易层"更丰富的衍生交易就尤为关键——无论是像Block Street这样的DeFi借贷协议,还是未来支持反向头寸和风险对冲的做空工具、期权与结构化产品。
核心便在于谁能先做出可组合性强、流动性好的产品,谁能提供"现货+做空+杠杆+对冲"一体化链上体验,比如让代币化的美股在借贷平台中作为质押品完成资金借贷、在期权协议中构建新的对冲标的、在稳定币协议中构成可组合资产篮子。
总的来看,股票代币化的意义,不仅在于把美股、ETF搬上链,更在于它打开了现实世界资本市场与区块链之间的"最后一公里":
从发行层的Ondo,到交易与跨市场接入的MyStonks、Backed Finance,再到流动性释放的Block Street,这一赛道正逐步构建起自己的底层基础设施与生态闭环。
RWA的主战场,之前主要是美债-稳定币在独领风骚,那当机构资金加速进场、链上交易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代币化的美股变成可组合、可交易、可抵押的活资产,股票代币化无疑有望成为RWA赛道中最具规模与增量的资产类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