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正式启动!
分享你对 $ERA 项目的独特观点,推广ERA上线活动, 700 $ERA 等你来赢!
💰 奖励:
一等奖(1名): 100枚 $ERA
二等奖(5名): 每人 60 枚 $ERA
三等奖(10名): 每人 30 枚 $ERA
👉 参与方式:
1.在 Gate广场发布你对 ERA 项目的独到见解贴文
2.在贴文中添加标签: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贴文字数不低于300字
3.将你的文章或观点同步到X,加上标签:Gate Square 和 ERA
4.征文内容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创作方向:
ERA 项目亮点:作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公司,ERA 拥有哪些核心优势?
ERA 代币经济模型:如何保障代币的长期价值及生态可持续发展?
参与并推广 Gate x Caldera (ERA) 生态周活动。点击查看活动详情: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169。
欢迎围绕上述主题,或从其他独特视角提出您的见解与建议。
⚠️ 活动要求:
原创内容,至少 300 字, 重复或抄袭内容将被淘汰。
不得使用 #Gate广场征文活动第二期# 和 #ERA# 以外的任何标签。
每篇文章必须获得 至少3个互动,否则无法获得奖励
鼓励图文并茂、深度分析,观点独到。
⏰ 活动时间:2025年7月20日 17
Labubu神话背后:潮玩新贵终将重蹈NFT覆辙?
一只“丑萌”精灵玩偶拍出124万天价,明星抢着带货,年轻人用iPhone换购隐藏款,泡泡玛特股价一年暴涨近10倍……Labubu的疯狂,像极了2021年NFT的癫狂。当潮玩变成金融游戏,这场泡沫还能撑多久?
从“玩具”到“社交货币”:Labubu的爆红密码
1. 反叛美学:Z世代的情绪出口
Labubu的尖牙、异色瞳和邪魅笑容,是对传统萌系审美的颠覆。心理学研究显示,这种“丑到极致即治愈”的感官悖论,精准戳中了年轻人“反内卷”“社恐摆烂”的集体情绪。正如臭豆腐的“真香定律”,越怪异越能成为身份标签。
2. 盲盒+明星:双重成瘾机制
隐藏款概率低至1/144,复购率超45%,用户开盒时多巴胺飙升堪比拉斯维加斯老虎机。
BLACKPINK成员Lisa一句“我的宝贝”,让东南亚溢价7倍;蕾哈娜拎着Labubu挂爱马仕包,直接将其抬进“奢侈品”殿堂。
3. 全球社交裂变
TikTok上#Labubu开箱播放量破10亿次,曼谷夜市用隐藏款换LV包,伦敦哈罗德百货上演“以娃换包”,潮玩成了年轻人社交硬通货。这种病毒式传播,与NFT玩家晒猴子头像的社交炫耀逻辑如出一辙。
Labubu与NFT:泡沫双生花的致命共性
1. 同款炒作公式
NFT有马斯克,Labubu有Lisa
NFT靠区块链唯一性,Labubu靠“全球唯一”薄荷色拍卖
Beeple的NFT拍出4.5亿,Labubu用108万锚定“价值神话”
2. 情绪经济陷阱
两者本质都是“共识大于价值”的符号游戏。NFT猴子头像暴跌90%的教训揭示:当社交情绪退潮,缺乏实用价值的资产终将裸泳。Labubu虽为实体,但其万元溢价已远超黄金,68%款式价格波动堪比比特币。
3. 资本击鼓传花
黄牛用外挂垄断抢购渠道,投资者囤货如炒茅台,品牌方刻意控制产能——这场游戏中,真正为爱好买单的人,反而成了“韭菜预备役”。
泡泡玛特的“前车之鉴”:MOLLY泡沫已给出预警
1. 短命爆款魔咒
2. 人为稀缺的致命伤
Labubu的“限量款”随时可能扩产。一旦品牌为收割市场大规模复刻,信任崩塌将比NFT更惨烈——毕竟猴子头像无法复制,但玩偶可以无限生产。
Labubu的救命稻草:实物真能逃离NFT宿命?
1. 实体≠抗跌
尽管Labubu能触摸、可改造,但其核心溢价仍依赖“社交身份认同”。一旦全民跟风导致稀缺性消失,“潮玩中产”将集体抛售,正如当年藏獒沦为火锅食材。
2. 唯一生机:IP内容化
泡泡玛特正试图将Labubu从“潮玩”升级为“文化符号”:开发动画、联名可口可乐、筹建主题乐园。若能像Hello Kitty靠40年内容沉淀成文化icon,或许能逃过泡沫一劫。但当前Labubu的“故事力”仍停留在颜值炒作,离真正的IP宇宙尚有光年之距。
潮水退去时,谁在裸泳?
Labubu的疯狂,本质是低利率时代资本无处可投的缩影。当投机者用炒币逻辑玩潮玩,当品牌用饥饿营销透支用户信任,这场击鼓传花的终局早已注定。
唯一悬念是:当泡沫破裂时,是留下一地鸡毛,还是催生出一个真正的中国版三丽鸥?答案或许藏在泡泡玛特能否戒掉“营销快感”,真正为Labubu注入长久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