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文明的起点?



过去几年,人们把注意力放在 AI 的语言模型上,
而忽略了一个更深层的问题:
当机器真正拥有智能时——它们如何行动、协作、被信任?
@openmind_agi 给出了一个答案。
一套为机器而生的操作系统

他们造的不是新模型,而是一种“机器思维的框架”。
OM1,是第一个开源的机器人操作系统大脑。
它不是在控制机器动作,而是在赋予机器理解与决策能力。

从语言模型、视觉模型,到运动控制与任务代理,OM1 把这些整合成一个完整的智能循环。
这意味着,无论是四足机器人还是类人形体,都能在同一系统中“思考”与“行动”。

它已经在 Unitree、UBTECH、Deep Robotics 的硬件上运行。
在 F1 赛场上,那些能与观众互动的机器人,就是 OM1 的第一次公开亮相。
让机器人上链的信任层
智能之外,还需要秩序。
FABRIC 是 OpenMind 的另一半——一个去中心化的身份与协作网络。

它给每台机器人一个可验证的链上身份。
它像 GPS + VPN + handshake 的结合体,让机器彼此知道“你是谁”,能在全球范围安全协作。
目前,FABRIC 已在 Base 上部署身份系统,吸引了 18 万人类与数千台机器人加入。
在链上共享数据、技能、任务。
某种意义上,这是第一个机器的社交网络。

为什么这件事重要
人类的互联网,连接的是信息。
OpenMind 想构建的网络,连接的是智能与行动本身。

他们把 AI 的认知、机器人硬件的执行力、区块链的信任结构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新的层级:
一个跨形体的操作系统层。

如果这层逻辑成立,
未来的机器不再只是“工具”,而是具备身份、意志与协作能力的存在体。
一切刚开始

OpenMind 获得了 Pantera、DCG、Ribbit、Pi Network 等领投的 2000 万美金融资。
他们的开发者联盟已开放,任何人都能参与训练、映射、验证这张网络。
在教育端,他们也在推动 K-12 STEM 教育计划,让下一代提前理解“如何与智能体共存”。
也许我们距离真正的“机器文明”还远。
但 OpenMind 让那条路径,第一次变得清晰可见。
post-image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