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革中的格局:哪家公司可能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電動車領袖

關鍵點

  • 特斯拉的收入在2025年上半年下降,給其市場地位帶來了壓力
  • 電動車市場競爭加劇,比亞迪有望成爲行業領導者
  • 特斯拉與比亞迪之間的估值差距反映了不同的市場預期和風險因素

對於特斯拉(NASDAQ: TSLA)來說,這是充滿挑戰的一年。截止目前,股價下跌了約9%,分析師預計2025年銷售將下降5%,該公司作爲全球電池電動汽車領導者的長期地位面臨着最嚴峻的威脅。

比亞迪的潛在領導之路

去年,特斯拉交付了179萬輛電池動力電動車,微弱地保持了其在中國汽車制造商比亞迪(OTC: BYDDY)面前的領先地位,後者售出了171萬輛電動車。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還售出了233萬輛插電式混合動力電動車——這是特斯拉不參與競爭的產品類別。

通用汽車以大約90萬輛電池驅動的電動車獲得第三位,約爲兩大市場領導者銷量的一半。這形成了一個明顯的兩級市場,特斯拉和比亞迪主導着全球電動車市場。

然而,市場動態似乎在2025年發生了變化。盡管特斯拉在上半年的交付量減少了13%,比亞迪預計其電池動力和混合動力電動車的銷售將增長約7%。基於這些趨勢,比亞迪有可能在接下來的幾個季度內超越特斯拉,成爲全球電池動力電動車銷售的領導者。

分析估值差距

市場目前對這些競爭電動車巨頭的估值差異顯著。特斯拉的市銷率爲14,而比亞迪的股票估值則低於1倍銷售額。這一巨大的估值差距反映了市場對它們的根本看法的不同。

據路透社報道,"特斯拉的高昂估值大部分基於尚未生產的機器人出租車和機器人。" 相比之下,比亞迪的估值主要反映其現有的業務運營,而非投機性的未來產品。

比亞迪股票的折扣也包含了顯著的監管風險,因爲中國政府政策可能隨時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或商業模式。這一地緣政治因素爲國際投資者增加了額外的不確定性。

投資考慮事項

盡管比亞迪的股票與特斯拉相比交易價格相當折扣,投資者在做出投資決策之前必須進行徹底的盡職調查。估值差異反映了兩家公司之間不同的增長預期和風險特徵。

對於對電動汽車行業感興趣的投資者來說,值得注意的是,市場領導地位的轉變可能帶來風險和機會。不斷變化的競爭格局可能會重塑整個電動汽車市場的投資動態,因爲生產規模和技術創新在這個快速發展的行業中持續演變。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