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加密貨幣混亂在亞洲比联准会的利率更重要 - ForkLog: 加密貨幣,人工智能,奇點,未來
將日本蠟燭換成不丹奇跡
每個早晨,ForkLog的編輯們大致以相同的方式開始。 一杯咖啡,打開十個標籤頁,其中一個標籤頁的標題是:‘市場在等待联准会的決定’。 又是一天,某些人的積蓄命運取決於傑羅姆·鲍尔的情緒。 在某個時刻,這種可預測的戲劇不再引起顫抖,而是引發了存在主義的憂傷:去中心化的信徒們成爲了所有系統中最中心化的系統的囚徒。
在這樣一個“联准会日”,我收拾好背包,開始了對大亞洲加密貨幣小巷的心靈旅行。當然不是身體上的旅行,因爲最後期限依然存在。你知道嗎?那裏發生着真正的魔法。不是那種伊隆·馬斯克又一次拉升的梗幣,而是真正的、經過磨礪的、改變生活的魔法。這比任何FOMC會議都要有趣——這就是原因。
禪與挖礦
我第一站是不丹。這個國家以國民幸福總值而不是GDP來衡量成功。似乎,那裏與加密貨幣有什麼關係?但事實證明是有的,而且還相當可觀。當加密貨幣愛好者在加利福尼亞爭論碳足跡時,這個王國安靜而有條不紊地利用豐富的清潔水電來挖掘比特幣。
這不是關於投機和快速的收益,而是關於一種近乎冥想的方式。想象一下:穿着橙色衣服的僧侶,而在某個山谷裏,礦場的噪音傳來,補充着國庫。這是如此荒謬又天才,以至於讓人重新審視整個行業。在這裏,數字資產不是對系統的反抗,而是國家戰略計劃的一部分。
P2P模式生存
接下來我內心的指南針指向了孟加拉國和巴基斯坦。在這裏,情況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如果在不丹,加密貨幣是一種平靜的國家戰略,那麼這裏則是純粹的生存。高通脹、獲得傳統銀行服務的困難以及巨大的年輕人口,對他們來說,智能手機是通往世界的窗口。
官方當局對加密貨幣持有高度懷疑的態度。但在表面之下,生活依然蓬勃發展。P2P平台上,人們將USDT兌換爲當地法定貨幣,成爲了救生圈。對數百萬的人來說,這並不是致富的手段,而是保護自己賺取的財富不被貶值、以低廉的手續費將錢匯給家人,或者僅僅是獲得全球經濟的接入。這就是加密貨幣的原始形態。正是關於這一點,佐藤·中本在白皮書中提到過。
在這種背景下,尼泊爾看起來就像被兩個巨人夾住的青少年。一方面是旅遊天堂,另一方面則是對與加密貨幣相關的一切的全面禁令。政府害怕資本外流和不穩定性。但年輕人仍然找到學習技術的方法,而偉大鄰國印度和中國對數字資產的復雜態度又使情況更加引人入勝。
大錢與數字幻影
在波斯灣的君主國,我所經歷的完全不同。阿聯酋,特別是迪拜,是加密貨幣世界的展示窗口。這裏的一切都閃閃發光:監管沙箱、最大交易所的辦公室、香檳和噴氣背包的會議。該地區的加密貨幣不是生存的手段,而是富人的新資產類別,這是一個從上到下構建的產業,吸引着來自世界各地的資本和人才。這是試圖駕馭技術浪潮,成爲未來的主要樞紐。
旁邊是沙特阿拉伯。它的行動不像迪拜那樣喧囂,但同樣規模龐大。在2030願景戰略和NEOM mega項目的框架下,利雅得正在積極研究區塊鏈和CBDC。與零售炒作不同的是——冷靜的計算。如何利用技術來現代化經濟,擺脫對石油的依賴,建設“智慧城市”?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會比联准会再次加息更能改變金融格局。
矛盾羣島
最後是印度尼西亞。世界上人口第四多的國家。擁有數千個島嶼的羣島,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極高,並且在監管方面有着非常獨特的方法。此前,該國的虛擬貨幣被視爲商品。然而,今年印度尼西亞金融服務管理局將它們的地位改爲“數字金融資產”。
這創造了一個獨特的環境,在這裏本地交易所蓬勃發展,而GameFi和DeFi的潛力巨大。印度尼西亞是一個沉睡的巨人,我們可能會因爲沉迷於S&P 500的圖表而錯過它的覺醒。
最終結果是什麼?
對亞洲的旅行揭示了一條被金融新聞噪音掩蓋的基本真理。盡管西方試圖用常規的標準來衡量加密貨幣,但它們已經成爲東方數億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兩種方法之間的對比顯著。
西方世界從上到下看待技術,通過KPI和財務指標的透鏡。它提出的主要問題是:“联准会的利率將是多少?”“ETF何時獲得批準?”對西方來說,加密貨幣只是投資組合中的另一行,是股票或黃金的數字等價物,分析和投機的對象。這是一個圖表、百分比和冷冰冰數字的世界,成功以倍數衡量,而技術則根據其融入已存在的華爾街中心化系統的能力來評估。
在亞洲,一切恰恰相反——過程是自下而上的,來自人民,爲人民服務。這裏的主要問題不是“這多少錢?”,而是“這解決了我的哪個問題?”對於達卡的學生來說,這是保護收入免受通貨膨脹影響的方式。對於巴基斯坦鄉村的家庭來說,這是從海外親屬那裏獲得資金而不受高額手續費的可能性。對於不丹政府來說,這是基於獨特資源的國家發展戰略工具。對於印度尼西亞的年輕人來說,這是通往全球數字經濟的通行證。
這裏的技術不是一種抽象的資產,而是一種生存、自由和希望的工具。它的價值不是用美元來衡量,而是用拯救的儲蓄、節省的時間和出現的機會來衡量。西方試圖將加密貨幣革命限制在舊世界的框架內,而亞洲則利用它來構建新世界。
這個現實是混亂的、矛盾的,在某些地方天真,在其他地方卻令人感到驚恐的務實——比華盛頓經濟圈的無菌辯論要豐富和有趣得多。因此,下次當鲍尔走到麥克風前時,我當然會寫一條新聞。但與此同時,我會查看不丹是否啓動了新的數據中心,因爲加密貨幣市場遠比BTC/USDT的圖表更廣泛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