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健,是 Gate 持續增長的核心動力。
真正的成長,不是順風順水,而是在市場低迷時依然堅定前行。我們或許能預判牛熊市的大致節奏,但絕無法精準預測它們何時到來。特別是在熊市週期,才真正考驗一家交易所的實力。
Gate 今天發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報告。作爲內部人,看到這些數據我也挺驚喜的——用戶規模突破3000萬,現貨交易量逆勢環比增長14%,成爲前十交易所中唯一實現雙位數增長的平台,並且登頂全球第二大交易所;合約交易量屢創新高,全球化戰略穩步推進。
更重要的是,穩健並不等於守成,而是在面臨嚴峻市場的同時,還能持續創造新的增長空間。
歡迎閱讀完整報告: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6117
USDT和USDC條款揭祕:穩定幣贖回權利存疑
深入探討USDT和USDC的條款規定:穩定幣贖回權利存疑
近期UST崩盤事件給加密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引發了人們對穩定幣"穩定性"的質疑。其中最受關注的問題是穩定幣是否有充足的法定貨幣和資產支持。
儲備金是衡量穩定幣錨定價值的重要指標。然而,如果穩定幣的法律條款未賦予持有者將鏈上資產兌換爲法定貨幣的合法權利,這個指標是否還具有實際意義?
本文將重點分析當前市值最大的兩個穩定幣USDT和USDC的服務條款,結果可能會讓許多人感到意外。
USDT穩定幣
USDT的服務條款第三條規定,如果儲備金出現流動性不足、不可用或損失問題,可能會導致贖回或提取延遲。此外,條款還保留了通過實物資產贖回的權利。
這一條款引發了一些疑問:如果USDT真如聲稱的100%由儲備金支持,爲什麼還需要延遲贖回?答案或許隱藏在其他條款中。
USDT聲稱與美元1:1錨定,但並非完全由法定貨幣支持。條款中明確表示,儲備金組成由發行方自行決定。
事實上,聯準會最近的評估報告指出,USDT的支持資產在壓力下可能貶值或缺乏流動性,帶來擠兌風險。
更值得注意的是,條款保留了"實物返還"的權利。這意味着即便用美元購買USDT,發行方也可能返還債券、股票等其他資產,而非美元。
此外,只有"經過驗證的客戶"才有資格直接贖回USDT。一般而言,這指的是交易所和金融機構等,而非普通用戶。不過,個人用戶完成KYC流程後也可成爲"直接客戶",獲得贖回權。
USDC穩定幣
USDC的贖回條款與USDT有相似之處,但某些方面更爲嚴格。條款第一條明確指出,發行方不承諾持有與USDC等量的法定貨幣儲備金,而是使用等值的美元計價資產支持。
雖然條款第二條承諾"1 USDC兌換1美元",但這僅適用於發行方的合作夥伴,即所謂的"A類用戶"。個人用戶無法成爲"直接用戶"並行使贖回權,只能通過合作夥伴(如交易所)間接持有USDC。
更令人擔憂的是,條款第十三條明確表示發行方不保證1 USDC始終等於1美元,因爲他們無法控制第三方如何定價USDC。這意味着發行方不會強制其合作夥伴向終端用戶提供特定條款,也不對USDC價值波動導致的潛在損失負責。
總結:權利不對等
從法律角度看,USDT和USDC都不等同於法定貨幣。它們聲稱的1:1價值儲備金也並非完全與法定貨幣掛鉤,而是包含可能貶值的各種資產。
簡而言之,目前用戶可能沒有通過法律手段自由兌換穩定幣的權利。對USDT而言,雖然個人可成爲直接客戶,但發行方保留了不贖回法定貨幣的權利。對USDC而言,雖然承諾允許贖回法定貨幣,但不承認個人有行使該承諾的權利。
穩定幣發行方和用戶的權利明顯不對等。個人是否能隨時隨地將穩定幣兌換爲法定貨幣?至少USDT和USDC的發行方並未給出明確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