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藝術作品再次亮相拍賣會場,探索時間流動性的《自奇跡 #555》以高價成交中國當代影像與跨媒介藝術家程然聯手生成藝術平台及應用科學藝術家孫博涵共同創作的《自奇跡 #555》於近日在一場數碼藝術拍賣會上以14.4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件作品是《自奇跡》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靈感源自程然2015年創作的長達9小時的電影《奇跡尋蹤》。《自奇跡》系列首次亮相是在2024年9月韓國首爾的《Lunar Water》展覽中。這個系列的創作基於程然的實驗電影影像,通過與孫博涵的合作,探索了算法和生成編碼技術的應用。他們將電影中的時間元素進行解構和重新生成,把圖像還原爲最簡單的形式、圖案和色域,打破了傳統的時間界限,讓每個畫面都可以重新排列和生成,構建出全新的時間景觀。程然,1981年生於中國,是一位專注於新媒體的藝術家,作品主要包括視頻和電影。他的作品經常圍繞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展開,如身分和死亡等主題。程然曾獲得多個"最佳視頻藝術家"獎項,其作品也曾在多個國際知名藝術機構展出。孫博涵,1992年出生,是一位應用科學藝術家兼策展人。他致力於促進東西方藝術科技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專注於技術、算法、人工智能與藝術的整合。孫博涵曾策劃多個重要展覽,包括全球首個大型線下加密藝術展和中國首個大型生成藝術展。值得一提的是,孫博涵的另一件作品Neural Drift也在同一拍賣會上以1.32萬美元成交。這是一件互動式NFT藝術品,將神經網路的動態效果與網路文化相結合,通過接收特定代幣的質押來實時調整其視覺顯示,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瞬息萬變和文化影響。《自奇跡 #555》的成功拍賣不僅展示了生成藝術在當代藝術市場的地位,也反映了藝術家們對新技術與傳統藝術形式融合的探索。這種跨界合作爲藝術創作開闢了新的可能性,讓觀衆以全新的方式體驗時間、記憶和技術的交織。
程然跨界合作《自奇跡 #555》拍出14.4萬美元 探索生成藝術新境界
生成藝術作品再次亮相拍賣會場,探索時間流動性的《自奇跡 #555》以高價成交
中國當代影像與跨媒介藝術家程然聯手生成藝術平台及應用科學藝術家孫博涵共同創作的《自奇跡 #555》於近日在一場數碼藝術拍賣會上以14.4萬美元的價格成交。這件作品是《自奇跡》系列的一部分,該系列靈感源自程然2015年創作的長達9小時的電影《奇跡尋蹤》。
《自奇跡》系列首次亮相是在2024年9月韓國首爾的《Lunar Water》展覽中。這個系列的創作基於程然的實驗電影影像,通過與孫博涵的合作,探索了算法和生成編碼技術的應用。他們將電影中的時間元素進行解構和重新生成,把圖像還原爲最簡單的形式、圖案和色域,打破了傳統的時間界限,讓每個畫面都可以重新排列和生成,構建出全新的時間景觀。
程然,1981年生於中國,是一位專注於新媒體的藝術家,作品主要包括視頻和電影。他的作品經常圍繞生活中無法解決的問題展開,如身分和死亡等主題。程然曾獲得多個"最佳視頻藝術家"獎項,其作品也曾在多個國際知名藝術機構展出。
孫博涵,1992年出生,是一位應用科學藝術家兼策展人。他致力於促進東西方藝術科技文化的交流與合作,專注於技術、算法、人工智能與藝術的整合。孫博涵曾策劃多個重要展覽,包括全球首個大型線下加密藝術展和中國首個大型生成藝術展。
值得一提的是,孫博涵的另一件作品Neural Drift也在同一拍賣會上以1.32萬美元成交。這是一件互動式NFT藝術品,將神經網路的動態效果與網路文化相結合,通過接收特定代幣的質押來實時調整其視覺顯示,反映了加密貨幣市場的瞬息萬變和文化影響。
《自奇跡 #555》的成功拍賣不僅展示了生成藝術在當代藝術市場的地位,也反映了藝術家們對新技術與傳統藝術形式融合的探索。這種跨界合作爲藝術創作開闢了新的可能性,讓觀衆以全新的方式體驗時間、記憶和技術的交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