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攢成長值,抽華爲Mate三折疊!廣場第 1️⃣ 2️⃣ 期夏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0,000+,華爲Mate三折疊手機、F1紅牛賽車模型、Gate限量週邊、熱門代幣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2
如何快速賺成長值?
1️⃣ 進入【廣場】,點擊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有獎,抽到賺到,大獎等你抱走,趕緊試試手氣!
截止於 8月9日 24:00 (UTC+8)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384
#成长值抽奖12期开启#
#美国经济数据与通胀# 回首往事,我見證了無數經濟週期的起落。當前這輪通脹與關稅的博弈,讓我不禁想起上世紀70年代的滯脹時期。那時候,油價飆升引發了通脹高企,而政府的關稅政策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如今,Nuveen的分析讓我深感歷史正在某種程度上重演。關稅對通脹的影響需要時間發酵,這一點在過去的貿易摩擦中屢見不鮮。預計今年核心通脹率在3.0%左右,這個數字雖然不及70年代的兩位數,但仍然值得警惕。
實際收入的壓縮無疑會拖累經濟增長,這是一個我們在歷史上反復看到的模式。然而,與過去相比,當前的經濟結構更加復雜,政策工具也更加豐富。預計今年GDP增長1.0%,明年反彈至1.8%,這種溫和復蘇的軌跡,讓我想起了80年代初期經濟走出滯脹的緩慢過程。
關鍵在於,我們要從歷史中汲取教訓。過去的經驗告訴我們,短期的經濟波動往往孕育着長期的結構性變革。當前的挑戰或許正是未來創新和增長的催化劑。對於我們這些經歷過多個經濟週期的人來說,保持耐心和長遠眼光至關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