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球資產分化加速,加密貨幣異軍突起在4月初,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資產的大幅下跌。然而,隨後他表示關稅"將大幅下調",並確認鲍尔將繼續擔任联准会主席,這緩解了市場對联准会領導層動蕩的擔憂。投資者情緒得到安撫後,引發了新一輪風險偏好,比特幣率先強勢漲。從經濟數據來看,4月美國的消費和就業等宏觀經濟硬指標尚未受到實質性衝擊,但風險明顯上升。3月美國非農就業新增15.1萬人,失業率升至4.1%,數據好於預期。然而,4月實施的新關稅政策導致平均稅率從2.4%飆升至21.4%,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同比漲18.6%。汽車行業的搶購潮推動3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4%,但剔除汽車後的實際消費增長僅爲0.5%,較2月下降0.15個百分點。這種政策驅動的短期消費透支,與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978年以來最大降幅形成鮮明對比。4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爲50.8,遠低於預期的53.5,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密歇根大學1年通脹預期初值飆升至6.7%,創1981年11月以來新高;5年通脹預期初值達4.4%,爲199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軟指標的大幅走弱揭示了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美國經濟正面臨"高通脹-低增長-政策衝突"的滯脹困局。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將通過供應鏈、就業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三個渠道逐步顯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3%下調至2.8%,其中美國增速預期降至1.8%,歐元區降至0.7%。联准会方面,PCE通脹率已連續14個月高於2%目標,4月短期通脹預期躍升至3.8%,創1982年以來新高。在此背景下,联准会3月19日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0%區間不變,顯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降息可能加劇通脹預期失控,加息將加速經濟衰退,而維持現狀則面臨政治壓力。联准会主席表示將繼續觀察經濟形勢,等待更明確的信號後再考慮調整利率。作爲全球貨幣政策的"錨點",联准会正經歷近四十年來最嚴峻的政策失衡考驗。外界普遍預測,在最樂觀情況下,如果通脹下降速度快於預期,联准会可能會更快轉向中性利率,甚至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降息。4月期間,美元資產遭遇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的雙重打擊,市場情緒極度悲觀。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數遭遇歷史性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5.50%、5.82%和5.98%,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股成爲重災區,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因供應鏈成本上升和出口受限而大幅下跌。然而,月末美股出現顯著反彈。4月23日,標普500指數單日漲9.52%,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達12.16%,創下歷史第二大單日漲幅。這一反彈部分源於市場對關稅政策可能調整的預期,以及部分科技巨頭財報超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盡管美股月末收復大部分跌幅,但未來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風險仍然存在。華爾街普遍認爲,這一反彈可能僅是"熊市中的技術性修復"。在联准会重啓降息救市和關稅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美股短期反彈仍面臨諸多挑戰。相比之下,比特幣在4月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重新定義了其在全球資產中的地位。4月中下旬,比特幣價格強勢突破9.4萬美元關口,單日漲幅超3%,創下年內新高。這一漲勢與黃金同步創新高的走勢相呼應,凸顯其"數字黃金"的屬性。與受關稅政策衝擊的美股形成鮮明對比,比特幣4月的波動率顯著下降。這種穩定性吸引了中長線資金加速入場。4月21日至23日,美國比特幣現貨ETF連續三日淨流入超9億美元,推動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重新點燃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看漲情緒。投資者信心升至兩個多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媒體將其稱爲尋求避風港下的另類選擇。在這一波漲幅中,長期持有者的財富顯著增長。數據顯示,4月1日至23日,長期持有者實現市值從3450億美元增至3710億美元,增加了260億美元,表明長期持有策略獲得了回報。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脫鉤,以及投資者對非相關資產的需求增強,增強了長期持有者對比特幣價值存儲的信心。目前,各種錢包中共有1670萬枚BTC處於盈利狀態,這一水平通常被稱爲"樂觀門檻"。歷史上,類似模式曾在2016年、2020年以及2024年初引領牛市。比特幣突破9萬美元後,鏈上活躍地址數激增15%,大額持有者錢包數量創四個月新高,進一步驗證了資金的看漲共識。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於4月23日突破3萬億美元,比特幣市值達1.847萬億美元,超過了多家全球科技巨頭和貴金屬白銀,成爲僅次於黃金、蘋果、微軟和英偉達的第五大資產。比特幣與美國科技股的長期關聯性出現"脫鉤"。4月期間,比特幣價格漲15%,而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僅漲4.5%,凸顯其獨立的市場表現與資產屬性變化。相較於4月關稅政策帶來的股市波動,比特幣近期展現出更強的價格穩定性與較低的波動率,這可能推動更多上市公司考慮配置加密資產。加密資產正在改寫全球資產定價的底層邏輯。一些投資機構基於機構興趣增加和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接受度提高,大幅上調了比特幣的長期目標價。目前來看,4月的市場反彈是對關稅引發市場崩潰和經濟衰退疑慮的暫時消除,未來走勢將取決於關稅戰能否及時收場,以及美國經濟走勢。鑑於最樂觀的降息也在一月之後,市場分歧仍在,短期震蕩在所難免。然而,當傳統金融市場因關稅戰和經濟週期陷入震蕩時,加密資產的獨立性與抗週期屬性可能吸引更多尋求資產多元化配置的資金。
比特幣突破9萬美元 全球資產格局加速重塑
全球資產分化加速,加密貨幣異軍突起
在4月初,川普的對等關稅政策引發了全球資產的大幅下跌。然而,隨後他表示關稅"將大幅下調",並確認鲍尔將繼續擔任联准会主席,這緩解了市場對联准会領導層動蕩的擔憂。投資者情緒得到安撫後,引發了新一輪風險偏好,比特幣率先強勢漲。
從經濟數據來看,4月美國的消費和就業等宏觀經濟硬指標尚未受到實質性衝擊,但風險明顯上升。3月美國非農就業新增15.1萬人,失業率升至4.1%,數據好於預期。然而,4月實施的新關稅政策導致平均稅率從2.4%飆升至21.4%,進口商品價格指數同比漲18.6%。汽車行業的搶購潮推動3月零售銷售環比增長1.4%,但剔除汽車後的實際消費增長僅爲0.5%,較2月下降0.15個百分點。
這種政策驅動的短期消費透支,與4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創1978年以來最大降幅形成鮮明對比。4月密歇根大學消費者信心指數初值爲50.8,遠低於預期的53.5,已連續第四個月下降。更值得注意的是,4月密歇根大學1年通脹預期初值飆升至6.7%,創1981年11月以來新高;5年通脹預期初值達4.4%,爲1991年6月以來的最高水平。這些軟指標的大幅走弱揭示了經濟發展的不可持續性。
美國經濟正面臨"高通脹-低增長-政策衝突"的滯脹困局。關稅政策的負面影響將通過供應鏈、就業市場和消費者信心三個渠道逐步顯現。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最新報告將2025年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從3.3%下調至2.8%,其中美國增速預期降至1.8%,歐元區降至0.7%。
联准会方面,PCE通脹率已連續14個月高於2%目標,4月短期通脹預期躍升至3.8%,創1982年以來新高。在此背景下,联准会3月19日決定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4.25%-4.50%區間不變,顯然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降息可能加劇通脹預期失控,加息將加速經濟衰退,而維持現狀則面臨政治壓力。联准会主席表示將繼續觀察經濟形勢,等待更明確的信號後再考慮調整利率。
作爲全球貨幣政策的"錨點",联准会正經歷近四十年來最嚴峻的政策失衡考驗。外界普遍預測,在最樂觀情況下,如果通脹下降速度快於預期,联准会可能會更快轉向中性利率,甚至可能在2025年上半年開始降息。
4月期間,美元資產遭遇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的雙重打擊,市場情緒極度悲觀。4月3日,美股三大指數遭遇歷史性大跌,道瓊斯工業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普500指數分別下跌5.50%、5.82%和5.98%,創下2020年3月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科技股成爲重災區,多家大型科技公司因供應鏈成本上升和出口受限而大幅下跌。
然而,月末美股出現顯著反彈。4月23日,標普500指數單日漲9.52%,納斯達克指數漲幅達12.16%,創下歷史第二大單日漲幅。這一反彈部分源於市場對關稅政策可能調整的預期,以及部分科技巨頭財報超預期提振了市場信心。
盡管美股月末收復大部分跌幅,但未來政策不確定性和經濟下行風險仍然存在。華爾街普遍認爲,這一反彈可能僅是"熊市中的技術性修復"。在联准会重啓降息救市和關稅談判取得實質性進展之前,美股短期反彈仍面臨諸多挑戰。
相比之下,比特幣在4月的表現超出市場預期,重新定義了其在全球資產中的地位。4月中下旬,比特幣價格強勢突破9.4萬美元關口,單日漲幅超3%,創下年內新高。這一漲勢與黃金同步創新高的走勢相呼應,凸顯其"數字黃金"的屬性。與受關稅政策衝擊的美股形成鮮明對比,比特幣4月的波動率顯著下降。
這種穩定性吸引了中長線資金加速入場。4月21日至23日,美國比特幣現貨ETF連續三日淨流入超9億美元,推動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突破3萬億美元,重新點燃了整個加密貨幣市場的看漲情緒。投資者信心升至兩個多月以來的最高水平,美國媒體將其稱爲尋求避風港下的另類選擇。
在這一波漲幅中,長期持有者的財富顯著增長。數據顯示,4月1日至23日,長期持有者實現市值從3450億美元增至3710億美元,增加了260億美元,表明長期持有策略獲得了回報。
比特幣與傳統市場的脫鉤,以及投資者對非相關資產的需求增強,增強了長期持有者對比特幣價值存儲的信心。目前,各種錢包中共有1670萬枚BTC處於盈利狀態,這一水平通常被稱爲"樂觀門檻"。歷史上,類似模式曾在2016年、2020年以及2024年初引領牛市。
比特幣突破9萬美元後,鏈上活躍地址數激增15%,大額持有者錢包數量創四個月新高,進一步驗證了資金的看漲共識。全球加密貨幣總市值於4月23日突破3萬億美元,比特幣市值達1.847萬億美元,超過了多家全球科技巨頭和貴金屬白銀,成爲僅次於黃金、蘋果、微軟和英偉達的第五大資產。
比特幣與美國科技股的長期關聯性出現"脫鉤"。4月期間,比特幣價格漲15%,而同期納斯達克100指數僅漲4.5%,凸顯其獨立的市場表現與資產屬性變化。相較於4月關稅政策帶來的股市波動,比特幣近期展現出更強的價格穩定性與較低的波動率,這可能推動更多上市公司考慮配置加密資產。
加密資產正在改寫全球資產定價的底層邏輯。一些投資機構基於機構興趣增加和比特幣作爲"數字黃金"的接受度提高,大幅上調了比特幣的長期目標價。
目前來看,4月的市場反彈是對關稅引發市場崩潰和經濟衰退疑慮的暫時消除,未來走勢將取決於關稅戰能否及時收場,以及美國經濟走勢。鑑於最樂觀的降息也在一月之後,市場分歧仍在,短期震蕩在所難免。然而,當傳統金融市場因關稅戰和經濟週期陷入震蕩時,加密資產的獨立性與抗週期屬性可能吸引更多尋求資產多元化配置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