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對自己很寬容的人,就不會對別人苛刻。對自己很寬容的人,往往也對他人更爲包容,這並非道德層面的自我約束,而是一種深刻的心理機制的延伸。從心理學角度看,一個人與自己的關係,往往構成他與世界關係的原型。能夠寬容對待自身過失與局限的人,通常內化了更具支持性的內在客體關係。他們不將自我價值建立在外在成就或他人認可之上,因而也較少將焦慮投射到他人身上。相反,對自我苛刻的人,往往內在住着一位“嚴苛的批評者”,這種批評不僅指向自己,也會無意識轉向他人。一個人如何對待自己,常常會成爲他解讀他人行爲的濾鏡。自我接納程度高的人,更容易以善意和共情理解他人的動機,而自我譴責者則傾向於以懷疑和挑剔看待周圍世界。善待自己的人,情緒恢復力更強,也更具同理心資源去真正理解他人的困境。這種內外一致的情感模式,也呼應了客體關係理論中的內在父母,內在兒童關係。一個能對自己溫柔相待的人,往往內化了更健康的照料者形象,這使得他們不僅能夠自我安撫,也能向外提供情感支持。他們不需要通過指責他人來轉移自我否定的痛苦,也不會因自身的焦慮而陷入控制或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