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正義:從零到一百億的玩家,成爲科技巨頭且仍未結束

孫正義,軟銀的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是科技界高風險投資的代名詞。憑藉超過1000億美元的財富,他從謙遜的起步發展成爲科技巨頭的歷程非同尋常。孫的故事不僅涉及財務能力,還包括對創新的不懈追求和願意承擔風險的態度。

早期和開始

生於1957年在日本鳥棲,孫正義是韓國移民的兒子。他的家庭面臨經濟困難,這讓他養成了強烈的職業道德和成功的動力。16歲時,他搬到加利福尼亞上大學,在那裏開始探索科技和創業的世界。他開發了一款翻譯程序,賣給了一家日本公司,標志着他首次獲得顯著的經濟成功。

軟銀的誕生

在1981年,孫正義創立了軟銀,最初是一家軟件分銷公司。很快,他的視野超越了軟件;他認識到互聯網的巨大潛力。到1990年代末,軟銀積極投資於互聯網公司,包括雅虎,這被證明是一個轉折點。此舉不僅鞏固了他的聲譽,還爲軟銀未來的投資奠定了基礎。

視覺基金:一次大膽的冒險

在2017年,孫正義推出了軟銀願景基金,這是一個規模爲1000億美元的投資工具,旨在通過技術改變行業。該基金因其在全球範圍內對科技創業公司的激進投資而成爲頭條新聞,從共享出行巨頭優步到機器人公司波士頓動力。孫正義的策略通常被描述爲一個"月球"投資項目,尋求能夠改變整個行業的變革性技術。

一個突出的例子是他們對DoorDash的投資。2018年,軟銀投資了5.35億美元於這個食品配送服務,預見到在線訂餐需求的增長。這一預測在DoorDash於2020年上市時得到了回報,顯著提高了軟銀的估值。

風險與獎勵

孫正義的投資方式以大膽的押注爲特徵,但並非沒有挑戰。他在WeWork的投資一度估值高達470億美元,但在該公司的IPO失敗後,備受審視。軟銀被迫重新評估其投資策略,導致重大損失。然而,孫正義願意承擔風險的態度仍然是他遺產的定義。

盡管遇到了一些挫折,Son的投資組合仍然令人印象深刻。像阿裏巴巴和ARM控股這樣的公司展示了他們識別和培育有前景業務的能力。這些投資的成功強調了他們對科技變革力量的信念。

展望未來

孫正義沒有放緩的跡象。他對未來的願景是投資於新興技術,如人工智能和清潔能源。他認爲這些行業將推動下一波創新和經濟增長。

在最近的討論中,Son 強調了適應變化的重要性以及技術在應對全球挑戰中的作用。他的前瞻性思維體現了對不僅是利潤,還有進步的承諾。

結論

從日本一條土路到成爲一個價值 1000 億美元的科技巨頭,孫正義的旅程證明了他的創業精神和冒險哲學。他識別和投資變革性技術的能力重新塑造了行業,創造了可觀的財富。隨着他繼續對未來進行大膽投資,有一點是明確的:孫正義在科技界仍然是一股強大的力量,永遠準備着下一次重大舉措。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