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的最終遊戲:品牌穩定幣和金融科技L1

image

穩定幣市場正在向兩個權力中心匯聚:消費者已經信任的知名品牌發行的穩定幣,以及由受監管的金融科技公司專門構建或嚴格控制的“金融科技 L1s”——基礎層。其他一切將圍繞這些中心運轉,因爲它們最大化了利潤、防御性和分配,同時舒適地適應政策邊界。

品牌穩定幣在分配上首次獲勝。支付是一場規模遊戲。如果一個美元代幣可以被放入一個擁有數百萬已進行KYC驗證用戶的現有錢包中,並且連接到商戶網路,並得到合規團隊的支持,它獲得流動性的速度會比任何加密原生替代品都快。當穩定幣只是一個人們每天都打開的應用中的另一種餘額類型時,獲取一個新的交易用戶的成本接近於零。

其次,品牌穩定幣以規模化方式實現盈利。它們坐擁大量、低成本且粘性的餘額,並將儲備投資於高質量的短期資產。這種浮存金是一種持久的收入來源,比波動的交易費用更可靠。此外,發行人還可以增加支付收入:跨境外匯差價、商戶接受費用、平台的財務服務以及合作夥伴的白標項目。浮存金收入和支付經濟學的結合,使品牌穩定幣成爲自我融資的增長引擎。

第三,護城河是監管。家喻戶曉的發行人已經維護了許可證、銀行關係、審計和制裁控制。他們知道如何應對監管考試和提交可疑活動報告。這將政策風險轉化爲競爭優勢。隨着穩定幣法規和規則的成熟——從儲備組成到贖回權——合規性變得越來越像一道牆,阻擋了資本不足的進入者。

政策正在塑造產品設計。預計品牌主流產品將可能是多鏈的,但由中心控制,並具備黑名單和凍結功能、透明的證明、破產隔離的儲備結構以及明確的贖回窗口。攜帶旅行規則數據和篩查掛鉤的消息標準將成爲標準。這些不是可有可無的功能;它們將是監管機構的基本要求,而贏家將會乘勢而上。

如果品牌穩定幣是貨幣,那麼金融科技 L1 就是軌道。金融科技公司了解到,從通用鏈租用區塊空間會使他們面臨費用波動、MEV 提取、治理反復無常和合規性不均等問題。擁有基礎層讓他們能夠將政策嵌入協議中:白名單驗證者、嵌入式身分、可執行的旅行規則消息以及確定性合規行動。這也提供了可預測的費用、快速的最終確認和與受監管用例一致的升級路徑。

基礎層的控制重新構建了經濟模型。金融科技L1捕獲交易費用,塑造或內化MEV,並直接影響排序器收入。這些收入可以補貼幾乎爲零的費用,同時仍然獎勵驗證者和合作夥伴。激勵對齊:建設者和受監管節點被支付以增加吞吐量,而不是提取租金。分配將處理其餘部分:接觸工資單、匯款、收單或錢包的金融科技可以使他們的鏈成爲默認鏈——無需新的錢包,即時上下車——以本地穩定幣作爲計量單位。

什麼不會贏?算法穩定幣或不足抵押的穩定幣——與政策不一致且在壓力下脆弱。加密抵押的穩定幣可能會持續存在,但資本密集度限制了主流使用。通用公共L1仍然對開放金融相關,但如果沒有嵌入合規性和擁有的分發,其支付份額將達到上限。CBDC的推進將緩慢;隱私和設計權衡即將出現;預計它們將作爲批發結算基礎設施和公共貨幣共存,而不是零售支付基礎設施(諷刺的是,那些受到政策制定者祝福的穩定幣可能會在這些管轄區內成爲事實上的“零售CBDC”)。

在用戶體驗、信用和垂直軟件方面競爭——新進入者無法與分銷抗衡,也無法直接應對合規問題。如果你不能成爲品牌穩定或金融科技L1,就與他們整合。提供可編程的托管、運營資本信用、薪資和利用即時結算的跨境應用。對於監管者,協調儲備、披露和贖回標準,推動消息層的互操作性,並支持市場實驗,採用公共許可模型和可問責的節點集。

全球現有銀行面臨選擇:成爲重要服務提供商——保管人、儲備管理者、代幣化存款的發行者、驗證節點——或目睹存款遷移到以金融科技爲基礎的貨幣化模型。其獎勵是持續的浮動收入以及對現代化支付系統的控制。

主線很簡單:利潤支撐韌性,合規建立護城河,而分配決定贏家。

最終遊戲是一個品牌貨幣的集合,依托於金融科技擁有的基礎層。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