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愛的廣場用戶們,廣場使用界面全新升級啦!新版本界面更清新簡潔、操作更流暢絲滑,還有多項貼心新功能上線,快來更新體驗吧!你對新版界面有什麼感受?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是哪一個?你發現了哪些驚喜或變化呢?發帖分享新版廣場使用體驗,瓜分 $10 分享獎勵!
🎁 我們將精選 10 位幸運用戶,每人獎勵 $10 合約體驗券!
參與方式:
1⃣️ 關注 Gate廣場_Official;
2⃣️ 帶上 #我的广场升级体验 標籤發帖,分享你的使用感受,比如界面風格體驗、細節功能變化、你最喜歡的新功能,或優化建議等;
3⃣️ 帖子內容需至少 30 字,並且只帶本活動標籤;
廣場界面煥新介紹文章:https://gate.com/post?post_id=14774358&tim=ARAbClhcBQNwWRIVGAoGBB5QX1sO0O0O&ref=BFlBUFwL&ref_type=105
活動截止時間:2025/10/26 18:00(UTC+8)
你的體驗是我們持續優化的動力!趕快參與和大家分享吧!
台灣AI打詐見效、警示帳戶數首見負成長,但為何民怨不止?
台灣 AI 打詐略有成效,國銀警示帳戶數在 9 月首度出現了負成長。不過,大量薪轉戶、學費與房貸轉帳遭到誤鎖的案例卻也同步浮現。 (前情提要:台灣打詐專法將「加密交易所」列入聯防!金管會預告4子法草案年底前發布) (背景補充:打詐!國內銀行連爆證券戶被凍結「請到分行解鎖」,網友:違約交割誰賠?) 在詐騙手法層出不窮的台灣,AI 正在被視為新世代的防詐盾牌,但卻也意外劃出另一道傷痕。10 月 13 日,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在立法院表示,在 9 月,國銀警示帳戶數首度出現了負成長,顯示銀行導入 AI 打詐後,已經收到不錯成效。然而,大量薪轉戶、學費與房貸轉帳遭到誤鎖的案例卻也同步浮現。 初見成果:警示帳戶首度負成長 根據金管會統計,警示帳戶此前從 2022 年初的 6.6 萬戶,一路飆升至 2024 年初的 15 萬戶。不過自今年 6 月增幅降至千戶以下後,9 月首度轉為負成長。這份數據顯示,AI 模型在過濾高風險帳戶上確實產生了效果,也緩解了銀行長期面對的防詐壓力。 誤鎖民眾:效率背後的摩擦 然而,好成績卻也伴隨著高昂的代價。立委王育敏質詢時指出,銀行 AI 偵測過於寬鬆,導致正常客戶也被列為「高風險」名單。以中信銀行為例,過去曾因偵測到薪轉筆數短期激增,便凍結多名第三方支付用戶帳戶,迫使民眾跑櫃台或打客服長達數小時才能解鎖。對部分家庭來說,薪資無法及時入帳、房貸無法扣繳,將嚴重影響正常生活,因此民眾怨言也隨之推高。 政策微調:金管會四大要求 不過在民意壓力下,彭金隆仍強調打詐立場毫不退縮,他公開表示:「管控不會停止,那是詐團最希望的。」不過為降低誤傷,他也對銀行提出四大措施。第一,根據實際誤鎖案例回饋模型,讓 AI 對交易能夠做出更精準的判斷。第二,強制設置 24 小時專線,授權第一線人員 1 小時內完成簡易解鎖。第三,導入風險分級 (RBA) 模式,避免『一刀切』現象。第四,透過銀行公會平台共享案例與最佳實務,形成跨行聯防機制。 另外彭金隆也區分了兩種凍結情況,強調稱,若為檢調下令,銀行則無權解凍;若屬銀行預防性管理,則需快速處理。 未來挑戰:平衡技術與人權 AI 偵測將依賴大量交易資料,難免牽涉隱私問題。警示帳戶負成長雖是一大進展,但如何持續優化模型、縮短解鎖流程,才是金融機構應持續優化的重點。唯有讓科技工具真正回到照顧用戶的初心,打詐與民權才能在同一條軸線上並肩前進。 相關報導 穩定幣只是「數位悠遊卡」?一場扼殺台灣加密未來的認知作戰 金管會:台灣VASP業者3/31前須申請登記,未完成最高關2年罰5000萬,P2P交易全非法? P2P交易全違法?台灣金管會喊「個人幣商關七年」,VASP專法草案拚6月送行政院〈台灣AI打詐見效、警示帳戶數首見負成長,但為何民怨不止?〉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