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TRUS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3 枚 TRU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1月6日 – 11月16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990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TRU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貼文添加話題: #发帖赢代币TRUST
4️⃣ 附上任意 CandyDrop 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定(總獎池:13,333 TRUST)
🥇 一等獎(1名):3,833 TRUST / 人
🥈 二等獎(3名):1,500 TRUST / 人
🥉 三等獎(10名):500 TRUST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灌水;
得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份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還記得DeFi最火那陣子嗎?到處都在喊"code is law",說什麼區塊鏈最公平透明。現在回頭看,這口號真成了最大的諷刺。
就這一周,連著冒出來三個翻車案例——mmt、soon、river。一個比一個離譜。尤其是river那個,合約裡寫死的規則都能給你臨時改掉,這操作實在震撼了。當初宣傳的不可篡改呢?智能合約的剛性約束呢?
說白了就是項目方發現按規矩來沒人接盤了,乾脆掀桌子不裝了。寫在鏈上的承諾說改就改,比中心化平台還中心化。這波操作下來,所謂的去中心化信任機制基本成了笑話。
現在這個局面挺魔幻的:技術上確實能做到透明,但架不住人心不透明。代碼或許是法律,但執行代碼的人可以隨時給你來個"緊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