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EigenLayer 101: ETH Restaking 如何重塑 Ethereum 安全模型

robot
摘要生成中

核心逻辑在这儿

EigenLayer 干了一件看起来简单但改变游戏规则的事——让已经 staking 的 ETH 再 stake 一次。这不是简单的 Ctrl+C,而是一个聪明的经济设计:你的 ETH 既能维护 Ethereum 共识,又能同时为其他项目(oracle、跨链桥接、数据可用性层等)提供加密经济学安全性。

换句话说,Ethereum 本身的信任基础被打包成一种商品化的安全服务,所有需要防篡改保障的应用都能租用它。

Restaking 的两种玩法

液质 Staking Restake(简单版)

  • 你持有 stETH (Lido)、rETH (Rocket Pool) 等液质凭证
  • 直接丢进 EigenLayer 合约
  • 坐等多份收益(Ethereum 验证奖励 + 项目安全费用)
  • 风险:项目出问题,你的液质凭证可能被 slash(罚没)

原生 Restake(技术党选项)

  • 验证者直接把自己的提现密钥指向 EigenLayer
  • 深度参与,收益更高,但责任也大
  • 如果你验证的项目出现问题,主 ETH 会被 slash

EigenDA:第一个杀手级应用

EigenLayer 的旗舰 AVS(主动验证服务)。本质上是一个数据可用性层:

  • 成本 = Ethereum L1 的 10-100 分之一
  • 吞吐量 = Ethereum 的数倍
  • 用途 = 给 Rollup、侧链等提供数据承诺

已在 2024 年 4 月上主网,现在在主网多个 Rollup 上试运行生产流量。

EIGEN Token:处理「主观故障」的黑科技

到这儿事情变有意思了。

Ethernet staking 只能保护「客观故障」(数学可验证的坏事)。但很多项目故障是「主观的」——多数人必须投票同意。比如一条链 fork 了,谁是对的?

EIGEN Token 就是拿来 stake 处理这类问题的:

  1. 大多数 EIGEN staker 投票达成共识
  2. 如果你投票错误 = 被罚没
  3. 这套机制防止有人恶意 fork

聪明的地方:两层 Token 体系(ETH + EIGEN)可以互相补充,但又各司其职:

  • ETH = 防止共谋、维持去中心化
  • EIGEN = 精准处理链上主观冲突

生态三角形

Staker:你

  • 获得双重收益(ETH 验证费 + 项目安全费)
  • 承担新的 slash 风险

Operator:节点运营者

  • 不用从零搭建验证者网络
  • 成本大幅下降

AVS 开发者:需要安全性的项目

  • 直接接入 Ethereum 的信任基础
  • 不需要自己冷启动验证者集群

数据速览

  • 液质 Staking 衍生品总市值:$28B
  • EigenDA:已支持多条 Rollup(Arbitrum、Optimism 等在测试)
  • 风险:如果大规模 slash 事件发生,ETH 会快速蒸发

为什么这事儿重要

  1. 安全模块化:把 Ethereum 信任打散分用,像云服务一样按需消费
  2. 资本效率提升:同样的 ETH,收益翻倍
  3. 创新加速:新项目不用再从零搞起信任集群,直接用 Ethereum 的

但也别忽视风险

  • Slash 风险:参与的项目越多,被罚没的可能性越大
  • 集中度风险:如果少数大 Staker 控制太多 EIGEN,投票权过于集中
  • 复杂性:这套机制相当复杂,bug 风险还需时间检验

下一步在哪

2024 年的关键节点已过(EigenDA 主网启动、多个 Rollup 接入)。接下来等的是生产流量的真实爆发——当足够多的 Rollup 把数据真的存在 EigenDA,这套系统才算真正跑起来。

EigenLayer 本质上在解决一个老问题:Ethereum 的安全为什么不能被其他链租用?答案就是用 restaking 把安全商品化。未来如果这个模式成立,可能会催生一波新的区块链基础设施革命。

EIGEN3.73%
ETH0.77%
STETH0.98%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