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ZK佛系玩家
vip
币龄 10.7 年
最高VIP等级 5
专注零知识证明技术三年,却常以云玩家姿态点评项目。收藏各类测试网NFT,坐拥大量潜在空投,但从未兑现过任何收益。
# Maker 与 Taker 订单:为什么你的手续费策略至关重要
交易不仅仅是看对方向——更重要的是理解那些侵蚀你利润的机制。
**核心区别:**
- **Maker 订单** = 你通过限价单为订单簿增加流动性。奖励:更低手续费(约0.02%)
- **Taker 订单** = 你立即获取现有流动性(市价单或立即成交的限价单)。成本:更高手续费(约0.055%)
**来看看实际影响。** 假设你在 BTCUSDT 永续合约中交易2 BTC:
- 入场价 60,000 USDT,出场价 61,000 USDT
- 手续费前原始利润:2,000 USDT
**全程使用 maker 订单:** 你支付 24.2 USDT 手续费 → **净利润:1,975.8 USDT**
**全程使用 taker 订单:** 你支付 145.2 USDT 手续费 → **净利润:1,854.8 USDT**
**单笔交易就相差 121 USDT。** 累加到上百次交易,你的利润流失十分可观。
**如何执行 maker 订单:**
1. 用有策略的限价单挂单
2. 启用“Post-Only”模式(如若立即成交则自动取消)
3. 买入:挂单价低于当前最优卖一价
4. 卖出:挂单价高于当前最优买一价
耐心带来回报,绝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BTC0.47%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MetaMask被发现正在筹备永续合约交易——这比你想象的更重要。
他们GitHub泄露的代码显示即将集成Hyperliquid,这意味着你可以直接从钱包交易杠杆衍生品,无需跳转到中心化交易所。最低存款、USDC流转、滑点追踪——所有底层设施都已就位。
Hyperliquid正在疯狂吸金:$383B 月度交易量,单八月收入$106M ,占据DeFi永续合约市场70%份额。与此同时,MetaMask拥有3,000万月活用户。把这些点连接起来。
知情人士暗示将在Token2049 (九月期间)发布公告。是的,Consensys CEO Joseph Lubin已经确认“Mask代币即将推出”,可能比预期更早。最近的动向已经说明了一切——与Mastercard借记卡达成合作、在Linea上线原生稳定币、支持Google/Apple社交登录。他们正在打造完整的金融基础设施,不仅仅是一个钱包。
效率数据也很惊人:Hyperliquid 11名员工每年处理$330.8B。PayPal则需要29,000人来完成$1.6T。这就是DeFi的优势。
HYPE-1.59%
MASK-0.07%
LINEA-1.86%
查看原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XRPL要打破以太坊垄断了?
瑞波生态有个大动作——原生智能合约来了。之前有分析师WrathofKahneman转向支持这个方向,理由是:
**为啥这事儿关键:**
- 传统金融机构现在得在链外搭协调系统,成本贵+效率低
- 智能合约上链后,逻辑直接跑在ledger里,企业接入门槛一下子降低
- 这意味着XRPL可能抢到一波机构级应用
**技术路线靠谱吗:**
WASM框架+沙箱执行,这样既能让开发者自由创新,又不会动摇XRP的稳定性和速度。多编程语言支持,DeFi衍生品、NFT市场都能跑。
**时间线:**
"Smart Escrows"第一阶段2026年Q1上线。
说白了就是XRPL想从"支付链"升级到"应用链",这波如果成了,可能会重新分配DeFi生态的格局。
ETH0.29%
XRP-0.05%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机构加密货币迎来重大升级:WisdomTree推出CoinDesk 20基金

WisdomTree已提交申请,计划推出一只受监管的基金,该基金将跟踪市值排名前20的加密货币,通过机构级基础设施为投资者提供多元化的敞口。随着机构投资渠道变得更加便捷,此举标志着加密货币作为主流投资选项迈出了重要一步。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BTC0.47%
ETH0.29%
XRP-0.05%
SOL0.11%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低价币挖掘|这个DeFi借贷项目凭啥敢说能涨6倍?

MUTM项目目前处于预售阶段,价格为$0.035,采用双轨借贷设计,解决传统DeFi借贷问题。安全性较高,经过CertiK审计,市场反应良好。预期2026年主网后价格可能涨至$0.30-0.48,但仍需关注项目上线及市场接受度等风险。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现实世界资产热潮:为何房地产支持的代币可能成为下一个万亿美元级别的机遇

DeFi纯粹投机的辉煌时代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什么?现实世界资产——而且数据惊人。
我们说的是数万亿。世界经济论坛预计,到2030年,代币化资产有望达到$10 万亿美元,而现在几乎为零。这不是炒作——这是机构在行动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比特币处于关键时刻:$120K 能否突破阻力?

由于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强劲的ETF买盘,BTC正接近其历史高点。传统市场面临挑战,推动投资者转向加密货币。$120K 处的关键价格点将决定未来突破或回调的可能情形。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BTC0.47%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从被拒11次到获批:Bitcoin Spot ETF的逆袭之路

Winklevoss双胞胎于2013年首次申请比特币现货ETF,被SEC拒绝。经过多年反复申请,2024年SEC最终批准了11只现货ETF,包括贝莱德的iShares Bitcoin ETF。这标志着比特币从"妖魔化"向主流金融产品的转变,降低了投资门槛并可能带来资金潮入,加密市场的新增长周期值得期待。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BTC0.47%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又一个币圈烤串局被曝光。VWA(号称Vanguard RWA)最近火了,市场热度蹿到100万美元日交易量,还有人说Simpsons预测了它。但细看就是一地鸡毛:
1. **假冒大厂**:打着Vanguard和BlackRock的旗号,实际毫无关联,两家公司根本没承认过
2. **PS预言梗**:所谓Simpsons预测全是P图,这套路放在多个死币上都用过
3. **内部控盘**:链上数据一目了然,前50个钱包掌控89-90%的币,且都连接到合约地址——妥妥的内部人员
这就是标准的拉盘-砸盘模式。宣传造势+虚假背书+高度集中化持仓=收割韭菜三连。进场前长点心眼。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SEC将HBAR与Polkadot ETF决策推迟至11月——交易员正在这样操作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已将对山寨币ETF的决定推迟到11月8日,包括Canary的Hedera和Grayscale的Polkadot,等待加密ETF的统一上市标准。然而,市场依然乐观,这两种代币的价格均出现积极走势。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HBAR-0.38%
DOT-3.88%
BTC0.47%
ETH0.29%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传统金融巨头万事达正在悄然打造稳定币帝国

万事达卡正在洽谈以15至20亿美元收购稳定币平台Zerohash,突显金融行业向数字资产转型的趋势。此举正值稳定币估值超过$300 亿美元,显示区块链支付日益流行的趋势。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380B 加密货币抛售实际上可能是伪装下的利好

近期的市场调整可能通过清除弱势投资者,为一轮显著的反弹奠定基础。大规模清算显示出投降迹象,通常会促使聪明资金开始积累资产,预示着潜在的复苏。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2025年还能挖以太坊?答案可能让你失望

有人还在问怎么挖ETH?醒醒,这事儿早就凉了。
2022年9月15号,以太坊完成了"The Merge",从PoW(工作量证明)彻底转向PoS(权益证明),矿挖模式直接被砍掉。没有任何方式能挖出新的ETH,那些号称"2025 ETH挖矿"的要么是骗子,要么是信息过时。
这不是什么遗憾的事——反而是解放。
挖矿为啥没了?
Vitalik
ETH0.29%
ETC0.04%
RVN-2.82%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稳定币凭啥这么赚钱?Tether年入150亿美元的秘密

稳定币发行商如Tether和Circle通过低风险资产投资获取高额利息,成为加密领域最赚钱的业务,预计盈利可达150亿美元。随着机构投资者的进入和市场规模的快速增长,稳定币的流动性和基础设施作用愈加显著,但监管限制可能改变收益模式,未来需关注市场动态与风险。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BTC0.47%
ETH0.29%
USDE0.01%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Ethereum隐私大动作:从研究变产品交付

ETH官方刚刚重组隐私部门,这不是简单的人事变动——是把隐私从"论文级研究"升级到"真实产品落地"。
核心变化
新领导班子:Igor Barinov(Blockscout创始人)担任Privacy @ EF协调员,Andy Guzman接替PSE团队负责人。两人背景都很硬——一个懂基础设施,一个懂应用密码学。
重组架构:把分散的隐私项目整合成"Privacy @ EF"统一集群,明确三个方向:
- Private Reads:隐形查询和浏览(反监控)
- Private Writes:隐藏交易、治理投票等链上行为
- Private
ETH0.29%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TON Strategy被Nasdaq狠狠敲了一下。这家公司花2.72亿美元搞Toncoin交易和PIPE融资,结果被发现违规操作——股票发行前没征得股东同意。说白了就是程序违反了上市规则。曾经的Verb Technology现在改名了还是逃不掉监管的眼睛。规范融资看似简单,但在加密世界和传统资本市场的碰撞中,这类案例越来越多。值得关注的是,这背后反映了什么?是体系不健全还是企业合规意识不足?
TON-0.46%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Salesforce下注150亿美金押注AI:硅谷军备竞赛升温

Salesforce计划未来五年在旧金山投资150亿美元,重点聚焦AI生态建设,包括人才培养、初创孵化和大额收购,反映出AI已成为企业生存的关键。预计将吸引近5万名参会者的Dreamforce大会也将拉动当地经济。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放了个大招:要把Coinbase改造成金融超级应用,用加密直接干翻传统银行。支付、信用卡、积分返现...这些传统金融的标配功能都要放到加密底层上跑。
说白了就是:不再只做交易所,而是要成为一个全方位的金融生态。这个野心确实大,但问题来了——加密能否真的替代传统银行系统的信用和风控?这波操作能成吗?有的是吐槽,也有人看好。你怎么看?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当智能合约失效:为什么Silo DAO对Stream Finance的法律诉讼标志着DeFi的转折点

Silo DAO 正在对 Stream Finance 采取法律行动,以追回资金并主张链上借出的资金在链下仍然具有法律偿还义务。Stream Finance 的崩溃导致了超过 $93 万美元的直接损失,凸显了 DeFi 系统中的失误。Silo 旨在通过引入法律程序,改变“代码即法律”这一叙事,有可能重塑去中心化金融领域的治理和责任机制。
ai-icon本文摘要由AI总结生成
STREAM0.1%
查看原文
展开全文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 热门话题查看更多
  • 热门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顶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