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踩了个大坑,跟大家分享下教训。
事情是这样的:当初看到某头部平台钱包里推的lista理财产品,想着平台背书应该靠谱,就投了进去。结果发现这玩意儿本质是MEV借贷协议——问题来了,作为资金出借方,现在完全取不出来。
更糟的是什么?唯一抵押物susdx基本零流动性。某个叫杨舟的操作者直接把池子里的USDT借空了,导致利率飙到800%。这哥们儿现在拒不还款,整个局面彻底僵住。
从技术角度讲,智能合约代码就是规则。但lista当初在产品展示上确实存在误导嫌疑,MEV协议方也没出来表态。这次攻击涉及资金780万美金,对我们散户来说不是小数目。
说实话,平台在法律层面或许没责任,但这事儿如果不妥善处理,伤的是整个行业信任。希望平台、项目方、协议方和用户能坐下来谈,按比例分担损失。
给所有人提个醒:DeFi理财别只看收益率,底层机制、抵押物流动性、协议安全性都得仔细研究。代码世界没有"应该",只有"能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