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假如 x402 大規模落地,哪門生意哪些項目最能賺錢?
撰文:SendAI 創始人 Yash Agarwal
編譯:Azuma(@azuma_eth),Odaily 星球日報(@OdailyChina)
x402 協議正處於熱炒之中,a16z 甚至將稱其爲一個規模有望達到 30 萬億美元的新市場。
作爲一個自該協議誕生起就持續關注的人,我開始思考一個更現實的問題:如果它真的有那麼大的潛力,誰才是最大的價值捕獲者?
我不會再去解釋 x402 的技術細節,而是想從一個更務實的角度來探討它的價值捕獲機制與潛在採用路徑。
x402 的核心功能很簡單:它可以讓任何 API 調用都成爲一筆支付。換句話說,任何一次按鈕點擊都可能是一筆「微交易」(micro-transaction)。
x402 並不是什麼新事物。它的全部功能都可以通過區塊鏈交易實現,所有區塊鏈的限制(例如 Gas 費用、錢包交互)也同樣適用於 x402 交易。
然而作爲一個標準協議,它的確非常強大 —— 因爲它可以與 HTTPS 兼容,能讓整個互聯網的支付體驗變得更「友好」。
與其他支付系統一樣,x402 也有四類主要參與者:
API 賣方(供給端);
API 買方(需求端);
中間方(Facilitators);
基礎設施(鏈與代幣);
API 賣方(供給端)
API 賣方通常也分爲兩類:
(1)第一/第二方賣方(例如 Switchboard 銷售自己的定價數據);
(2)第三方賣方(例如通過代理或封裝 API 出售 Helius 的 RPC 服務);
對於第一種情況,一旦市場需求足夠大,他們會有直接動機讓自己的 API 兼容 x402 —— 因爲這能讓他們接觸到一個全新的市場。舉個例子,像《紐約時報》這樣的網站完全可以將其網頁部署改爲 x402 兼容,要求爬蟲或 AI 代理在訪問時進行支付,這將爲他們帶來新的收入來源;再比如像 Airbnb 這樣的商業平台也可以選擇兼容 x402 兼容,讓 Perplexity 這樣的 AI 代理能夠通過 USDC 進行支付,而代理本身則能在同一筆交易中自動獲得佣金。
對於第二種情況,他們更有可能演化成「API 市場」—— 封裝各種 API,並爲用戶提供便捷的支付方式。其商業模式就是在成本與收費之間做差價套利(例如每月需要 20 美元成本,按每次調用收取 0.0001 美元)。
短期來看,中間方(Facilitators)也有動機朝向 API 市場的方向發展,以吸引用戶並解決冷啓動問題(如 @corbits_dev)。
賣方的直接市場機會,就是將他們的 API 或網站改造爲 x402 兼容,借助網路效應獲得額外收入與流量。
API 買方(需求端)
API 買方即 API 的使用者或消費者 —— 通常是 AI 代理。
只要某個用戶或代理擁有錢包,他們就可以通過 x402 爲任何 API 付費。然而,這也是整個供應鏈中最難啓動的一環。可以說,目前幾乎沒有真實需求(大多數交易都是垃圾測試交易)。
刺激需求的方式有兩種:
賣方僅通過 x402 出售數據(例如某新聞網站僅允許爬蟲通過 x402 支付訪問);
有足夠多的 API 可供代理或應用通過 x402 輕鬆訪問;
在我看來,最大的潛在推動者之一是 Cloudflare —— 它是 x402 基金會的合作夥伴,且非常關心「按爬取計費」(pay-per-crawl)的模型。Cloudflare 是全球最大的內容分發網路服務商,深度參與着互聯網流量的分發(涵蓋 API、內容和服務)。他們只需爲特定內容提供一個開啓 x402 的開關,就能讓開發者通過流量獲得額外收益。
我猜測 Cloudflare 早期可能會與 Coinbase 或 Base 獨家合作,支付方式爲則是他們自己的穩定幣 NET Dollar。
像 ChatGPT、Shopify 等 Agentic Commerce(代理式商業),當然也有可能成爲 x402 最大的需求驅動力之一。
需要注意的是,許多人以爲 x402 能實現「無錢包支付」,但這其實是誤解。x402 並不是一種魔法 —— 它依然需要錢包和帶有 Gas 費的區塊鏈交易,只不過這些過程被抽象化隱藏了,或者可以在鏈下批量結算爲「API 額度」。
中間方(Facilitators)
就像 Visa 或 MasterCard 一樣,中間方需要在 API 買家與賣家之間進行支付路由。它們通常收取 0 至 25 個基點的手續費(大多數甚至收取 0 費率)—— 但最終這會演變成一場「價格戰」,因爲建立一個新的中間方幾乎沒有門檻。
Visa 和 MasterCard 擁有強大的網路護城河,但 x402 的中間方幾乎沒有護城河 —— 因爲底層區塊鏈本身才是網路效應的歸屬者。像 Cloudflare 或 Google 這樣的大型玩家,只需一天時間就能在任意區塊鏈(如 Solana 或 Base)上推出自己的 Facilitator,因爲它們已經掌握了接口層。
更大的實體,例如 Coinbase,則更傾向於讓中間方完全免費、開源,以此推動生態採用,從而在短期內壓縮所有利潤空間。
基礎設施(鏈與代幣)
由於 x402 是 Coinbase 的「親兒子」,因此 Base 以及 USDC 永遠會是頭號鏈和頭號穩定幣。
不過,每條鏈都在積極推動 x402 的採用,包括正在舉辦 x402 黑客松的 Solana。每一個穩定幣項目與公鏈都會極力爭奪 x402 的主導權,因爲這將直接提升該鏈的「鏈上 GDP」 —— 包括穩定幣的總鎖倉量(TVL)與交易數量,因爲越來越多的微支付會在該鏈上發生。
比如,我們可以觀察到一些穩定幣公鏈(如 Tempo 和 Arc),正嘗試將 x402 深度集成進企業級開發工具中。在我看來,公鏈、代幣與錢包將是整個 x402 技術棧中最終捕獲最多價值的部分。
Coinbase 與 Brian Armstrong 之所以大力推廣 x402,正是因爲 Coinbase 實際上掌控了整個 x402 的技術棧:
Facilitator:Coinbase;
鏈:Base;
穩定幣:USDC;
錢包:Base App 與 Coinbase 內嵌錢包;
Coinbase 可以直接向企業(例如 Cloudflare 或 Vercel)推銷這一整套體系 —— 在一個開源協議之上提供端到端的商業解決方案。
幾乎所有大型企業(如 Stripe)都希望擁有自己的 x402 類協議,或在自有鏈(如 Tempo)上運行 x402 支付系統。
此外,在 Solana 或 Base 等區塊鏈上,大規模微支付目前在經濟上仍不可行。例如,在 Solana 上,由於基礎與優先費用(base + priority fees)的存在,任何低於 0.1 美元的支付都不具備經濟性——因爲支付交易需要與投機交易(如 meme 幣兌換)競爭區塊空間。
我個人很喜歡 Tempo 的設計,它爲支付交易專門設置了獨立的支付通道(payments lane)。可以預見,隨着 x402 的採用率上升,將會有人專門推出爲 x402 微支付設計的支付側鏈、應用鏈或 Rollup。
接口與錢包:價值的捕獲
這裏毫無祕密可言,誰掌握了分發渠道與接口,誰就能捕獲最多的價值 —— 這包括了各種平台、市場、AI 聊天應用、AI 瀏覽器等等。
在互聯網世界中,瀏覽器掌握了最多的注意力,因此成爲最自然、最有潛力與 x402 深度集成、並主導錢包層的存在。
想象一下,如果 Chrome 擁有一個原生錢包,那麼瀏覽器中的每一次點擊都可能成爲一次 x402 支付。任何 API 只需通過安全白名單認證,就能夠成爲一個可觸發支付的 API 調用。它們甚至可以在每筆交易上收取 0.05% 的手續費,而用戶也會心甘情願地爲便利性買單。
然而,x402 面臨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實是 Stripe。舉個例子,最大的消費者 AI 應用 ChatGPT 已宣布與 Stripe 合作實現電商功能。Stripe 擁有自己的代理商業協議(Agentic Commerce Protocol),它可通過共享支付通證在現有的信用卡支付網絡上完成交易。
x402 與動態資源定價
雖然 x402 在靜態定價(例如「每次 API 調用收取 0.001 美元」)方面非常出色,但它卻尚未展示區塊鏈最強大的潛力 —— 爲一切事物創造市場(market for everything)。
在我看來,x402 的獨特優勢在於可賦能「資源市場」,這些資源可以包括:
數據或結果(如價格或新聞文章)
算力或推理能力;
特定操作(如預訂航班);
復雜工作(如定制一把椅子);
優先級服務(例如時段或帶寬預留)。
從歷史上看,市場的本質在於可解決信息協調問題 —— 價格會自然反映供需關係。
想象一下,未來你可以對 AI 代理說「幫我按照這些規格,用 500 美元定制一把椅子」。之後代理會自動協調多個個體與系統,尋找木材、僱傭木匠、安排配送 —— 全程自主完成,也就是在機器層面直接解決「資源協調問題」。
得益於 LLM 與 AI 代理,我們首次擁有了能夠在整個供應鏈中進行推理與談判的機器。這將實現極致的金融化 —— 每一種資源與行爲都能被動態定價,代理之間則可在後臺無縫交易與支付。雖然 x402 本身並不直接處理動態定價,但像 Solana 這樣的區塊鏈可以實現這一點 —— 通過創建無需許可的市場。
在未來,Airbnb 的房價可能不再需要由房東自己設定的,而是可市場需求自動決定 —— 這就是我們正在邁向的未來。
x402 的未來之路
我熱愛標準協議,也熱愛 x402 以及它所帶來的無限可能,但毫無疑問,x402 當前確實被嚴重炒作了。
如果你正在購買所謂的 「x402 代幣」,那我可以肯定地說 —— 99% 都是空氣,短期內我相對悲觀;但從長期看,我對 x402 的未來極度樂觀:它很可能成爲 Agentic Web(代理網路) 的基礎協議,也是未來加密網路的原生功能之一。
x402 讓我想起了 Solana Blinks —— 當時每一次點擊都能觸發一筆 Solana 交易請求,但很遺憾 Blinks 最終沒能獲得大規模採用,而這一次,巨頭 Coinbase 正在領跑。如果這一切成功,我們將徹底重塑互聯網支付體系。
簡單總結下,在 x402 的技術棧中,掌握接口、分發渠道(以及資產與區塊鏈)的一方,將捕獲最多的價值。Coinbase 之所以大力推動 x402,正是因爲它擁有從上到下的完整閉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