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发帖赢代币CGN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CGN、Launchpool 或 CandyDrop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333 枚 CGN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10月24日 18:00 – 11月4日 24:00(UTC+8)
📌 相關詳情:
Launchpool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71
CandyDrop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763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CGN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CandyDrop)相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發帖贏代幣CGN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1,333 CGN)
🥇 一等獎(1名):333 CGN
🥈 二等獎(2名):200 CGN / 人
🥉 三等獎(6名):100 CGN / 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制度的計算
本文不得不中英混雜來規避一些問題,何嘗不是一種無奈的語言腐敗。
在科技圈混久了,誰都繞不開摩爾定律。那句話耳熟能詳:芯片上的晶體管每隔十八到二十四個月翻一倍,算力就跟着上一個臺階。別看這只是個經驗公式,它其實塑造了過去五十年的世界。電腦越來越快,手機越來越聰明,AI 甚至能寫文章,全是因爲摩爾定律撐腰。
我有時候就想,社會是不是也有類似的規律?不是晶體管,而是我們人類自己。我們怎麼組織、怎麼做決定、怎麼處理復雜的問題,這裏面有沒有一種「算力」在升級?我越想越覺得有——這個東西就是 Democracy。
Democracy 不是一堆空話,而是一個機制,一臺機器。它能把千千萬萬人的信息和判斷匯總起來,然後跑出一個結果。它慢,它吵,它亂,但它就是社會的「超級計算機」。
Democracy 其實就是一臺分布式計算機
你可以這麼想:一個人投票、發言、表達意見,就像 CPU 執行了一條指令。單個指令沒什麼,但幾百萬、幾千萬個合在一起,整個社會就完成了一次大型運算。
Autocracy 更像單機。所有決策集中在一個 CPU 上,反應很快,要修高速、搞工程,幾個人點頭就上馬。表面效率高,但一旦這顆 CPU 死機,整個 State 藍屏。歷史上我們已經看過太多這樣的故事。
Democracy 是分布式系統。它的節點多,延遲大,常常吵得不可開交,但系統不容易崩。某個地方壞了,別的地方還能頂上。社會越復雜,越需要這種分布式的架構。
舉個新鮮的例子:PolyMarket。它是個預測市場平台,用戶可以買「是」或「否」的股份來賭未來會不會發生某件事。比如「2025 年美國會不會陷入衰退」。股份的價格就是大家心裏覺得發生概率的數字。新消息一出來,價格立刻動,市場在不斷修正。
這就像一臺小型的分布式計算機:不同人帶着不同信息下注,最後市場價格就是一個合成的結果。它不完美,但常常比專家預測更靠譜。
2024 年美國大選期間 Polymarket 上川普、拜登、哈裏斯三人的勝率走勢,精確預測了結果
這就是「Democracy 的算力」:不是靠幾個天才拍腦袋,而是靠無數普通人不斷輸入、不斷修正,合成出一個更貼近現實的判斷。
這臺機器當然也有毛病
有人會說:那爲什麼我們常常看到的 Democracy 社會一團亂麻?議會吵翻天,政府關門,選舉打成狗咬狗,這哪像什麼「超級計算機」?
其實這就像你第一次看分布式計算機的運行日志,滿屏報錯、延遲、衝突。外行看着亂七八糟,內行知道這是系統的常態。分布式的好處不是它沒有問題,而是它能在有問題的情況下繼續跑下去。
不過話要說回來,這臺「Democracy 計算機」確實有自己的瓶頸:
所以問題不在「Democracy 沒用」,而在「怎麼把算力用好」。要提高質量,就得改善算法——比如事實核查更快、溝通渠道更順、激勵機制更合理。
AI 來了,我們要想清楚這機器怎麼玩下去
現在關鍵的問題來了:AI 到底是幫 Democracy 算力加速,還是把它取代?
如果 AI 被用來幫大家過濾信息、預測政策後果、給出多角度的分析,那它就是 Democracy 的加速器。Democracy 機器原本吵吵鬧鬧,現在有了個聰明的助手,能幫忙掃掉很多噪音。
但如果 AI 被少數人控制,那就危險了。它可能變成超級單機,把算力抽走,制造一個看似高效卻沒有糾錯能力的新 Autocracy。
所以未來的關鍵不在 AI 能不能超越 Democracy,而在我們能不能讓 AI 成爲 Democracy 的一部分。開源、透明、分權,讓不同羣體都能用到它,而不是只有某幾個機構壟斷。
說到底,Democracy 的算力不是完美的,它慢、它亂、它經常讓人失望。但它有個別人替代不了的特性:容錯。它允許犯錯、允許修正、允許多元共存。復雜世界裏,容錯比速度更重要。
誰能把更多人的判斷有效匯合起來,誰就能走得更遠。摩爾定律可能有極限,但 Democracy 的算力,只要人類社會還在變復雜,就永遠有上升的空間。
全文配圖|Loop。這是一部由阿根廷導演 Pablo Polledri 執導的動畫短片。 它用抽象和重復的視覺語言來刻畫一種機械化、人被制度化的社會:人們像齒輪一樣運轉,日復一日地重復相同的行爲,直到被「愛」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