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詳解AC新作 融資2億美金背後的金融創新邏輯?
看了很多關於DeFi之父AC @AndreCronjeTech 新項目 @flyingtulip_ 的解讀,感覺大家都被1B估值融$200M的炸裂消息整蒙圈了,畢竟飛翔鬱金香的龐氏命名和高FDV VC幣魔咒足以刺激大家的敏感神經。但,這輪高融資背後的邏輯到底是啥?我談談個人理解:
1)AC原先DeFi創新領袖的感覺又回來了。
提到AC,大家應暫時忘卻 @SonicLabs 鏈的拉垮,其真正號召力是對DeFi創新範式的定義,估值貴的邏輯也應該藏在這裏。
Flying Tulip按定義是一個全棧DeFi交易所,包含現貨、合約、期權、借貸、衍生品等。聽起來是把原先Uniswap、AAVE、GMX等具備的功能給聚合成一體了。嚯,又是縫合怪嗎?
No,這個產品的創新在於單一流動性池的全功能集成,原先用戶需要在多個DeFi協議間跳轉組合的需求,可以在Flying Tulip同時完成,包括提供流動性+抵押借貸+開槓杆交易等。
這背後當然是鏈infra+DeFi應用+金融業務融合邏輯等同時趨於成熟的結果,會不會像AC過往Keep3r、Solidly那樣實驗失敗,布吉島。但其聚合流動性功能來的恰恰是時候;
2)“看跌期權”解決了VC幣模式的痛點。
我看很多人把Flying Tulip的永久看跌期權解讀成了“保本理財”,過於表象了。其深層次是設計了一套DeFi融資制度的博弈機制, 而2億美金豪賭的勇氣正來於此。
傳統VC幣的死穴在於,利益分配的結構性不公平。所謂機構低價買入,長時間鎖倉,而散戶有資格買入時,機構的幣也開始解鎖了,相當於散戶要爲機構的利潤買單。
Flying Tulip這套看跌期權直接掀桌子了,100%籌碼給先給到投資者,0鎖倉,是不是很激進?
投資者持有FT代幣等於保留保本權,不滿意可以隨時贖回質押的穩定幣和加密資產(犧牲一點機會成本);或者賣出FT代幣,則質押的本金自動轉移給基金會進行回購銷毀(放棄本金)。
相當於,Flying Tulip變成了一個“自我造血”的DeFi對沖基金:投資者出本金注入池子,項目方拿池子的穩定利息幹活,FT代幣的市場買賣投機 行爲則變成了持續回購代幣來通縮的增長飛輪。
通俗點說,把原先項目最大的拋壓投機行爲轉化成了回購動力,逼着投資人持續持有做家人。
3)用資本結構的創新換取產品PMF的落地時間。
介紹完上邊的創新機制,大家一眼能看到Bug,若投資者集體行權贖回是不是就G了?沒錯,但如果產品起來了,手續費收入會成爲持續的額外回購支撐,代幣進入正向飛輪。再次強調,這是博弈層面的機制創新,而不是一個簡單的功能改進。
在我看來,這才是AC這個新產品的牛逼之處。爲什麼當前大部分項目都逃不過實驗失敗的終局,因爲純治理代幣機制根本等不到產品PMF之前就不起作用了,加上市場一致的趨利行爲,導致大多數產品都無疾而終。
而Flying Tulip給了項目方一個build項目的正確路徑,鎖定DeFi池子中的確定性的低收益即可($1B資金池按4%年化產生$40M,足夠支撐5-10年的慢節奏開發),至於項目會快速凋零還是高速成長,留給市場自己去博弈。(AC最大的問題就是虎頭蛇尾,好了,這次若出現蛇尾不怪AC了)
以上。
問題來了,是不是以後DeFi都可以效仿?可能答案還太早。Flying Tulip的融資模式創新最關鍵的點在於AC這個人:前期要有足夠的資金注入資金池(確保利息覆蓋成本)、中期又能有足夠的技術創新驅動(保證產品增長數據)、最後代幣要有足夠的二級市場買賣博弈支撐(買賣換手量和流動性才是生命力)。
不管怎樣,在我看來,這次Flying Tulip的創新代表Crypto在融資模式上的大膽創新,會是AC在DeFi世界的集大成大作!
但,有Keep3r爛尾,Solidly草草收場的先例,Flying Tulip最終是AC的救贖神作,還是又一次晚節不保,咱等着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