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生態競爭OP-Rollup為何完胜ZK-Rollup?

作者:Haotian

Layer2搶奪開發者資源的競爭已趨於白熱化了。我粗略整理了一份layer2四大天王Eco 項目數量圖,可以看出目前在**開發者資源方面OP-Rollup陣營完胜ZK-Rollup。 **

VbKrQNmd8B9pgjil2uysQdelf8KUgDL8FFJeDQcx.png

為什麼呢? OP-rollup的兩大項目方運營時間早固然是優勢,但後發幣時代,沒了空投預期開發者增長速度會放緩,而沒有發幣的ZK陣營則應該更受關注,事實真是如此嗎? Layer2四大天王在吸引開發者方面都做了什麼,優勢和劣勢分別有哪些,簡單分析一下:

1)**Arbitrum既有生態最為壯大,One+Nova協議數量高達598個。在layer2中Arbitrum的生態最為穩固。 **而且,最近Arbitrum推出了Stylus神器,不少開發者反饋這會進一步刺激Arbitrum Orbit生態的擴張。因為Stylus的WASM解析器允許開發者使用Solidity、Rust、C、C++等多種語言編寫智能合約,WASM會以近乎原生的編譯執行速度,執行這些合約,還能降低Gas消耗。

(知識點:由於WASM是二進制格式,可以將不同語言的合約轉化成EVM可識別並執行的源碼,這個過程中還會壓縮和優化bytecode降低鏈上資源消耗,而原本智能合約編譯成EVM bytecode時並沒有這些優化操作)。

Stylus的推出足以看出Arbitrum團隊在引進開發者上的良苦用心,**雖然後發幣時代,沒了空投預期,一個layer2項目對開發者的吸引力會減弱,但Arbitrum在降低開發者門檻上可謂下足了功夫。 **雖然layer3 應用鏈還未被驗證市場有更大潛力,短期Arbitrum有被OP超越的可能性,但一旦layer3生態起來,很快也會扭轉戰局。

2)Optimism的生態雖然不及Arbitrum(473個),但OP Stack戰略的成功已經盡人皆知,憑藉Base、opBNB,Celestia等OP Stack延展L2公鏈,未來其SuperChain的大生態覆蓋項目很可能超越Arbitrum成為No.1。 OP Stack一鍵發鏈的先發優勢,會虹吸其他layer1鍊及其對應生態。

**OP Stack的聰明之處在於以極包容的開放姿態和低門檻,讓一些期待轉型layer2的公鏈有了最快捷和低成本的實踐方式。 **OP並沒有刻意吸引開發者資源,但開發者需要Layer2的新敘事,OP Stack恰好順水推舟了一把。但,OP-Rollup現在的龐大都是因為吸引了存量區塊鏈生態的大部分資源,這些鏈該不該搞Layer2,通過layer2又能帶來什麼?若只是為了layer2而採取的一鍵發鏈,其後續增長空間勢必會大打折扣。

3)zkSync的官網項目數量有300多,但已上線主網live on era的僅有87個,Starknet的情況也類同,已上線主網項目為84個。可以明顯看出,雖然ZK陣營的zkSync和Starknet都沒有發幣,都可以通過空投預期來吸引並刺激開發者活躍度。但目前ZK生態的進展速度並不理想。

一方面是因為時間較短,zkSync上線主網也就半年時間,Starknet也僅有1年左右,開發者需要更多時間building;另一方面核心還是零知識證明專業知識的學習難度,雖然他們都通過zkEVM的方式來降低開發難度,但鏈的原生復雜特性很難不影響項目的開發進度。

在我看來,雖然大家都說ZK技術強,但開發者並沒有從既有敘事(DeFi)的定式中走出來,開發者會理所當然優先雖然並不那麼完美,但卻更容易上手的OP- Rollup解決方案。 **ZK-Rollup技術超前於當前敘事,需要下一個更宏大敘事帶動的infra賽道,一個充分能發揮ZK交易吞吐量越大Gas費越低原生特性的應用賽道。 ** Note:各個layer2 Eco協議數量取自各自官網,統計未必完整,僅供參考。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