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降息倒計時科普專題!



一文讀懂美國加息、降息的原理及流程(建議收藏)

爲什麼要聊加息降息,因爲直接影響幣圈、美股乃至全球的整體流動性,決定金融週期怎麼走。

毫不誇張地講,加息常致熊市,資金收緊;降息多迎牛市,資金寬松,影響不容小覷。

先回溯近40年歷史數據時得出加息降息的結論:

1/联准会持續加息週期:CPI超過3%,失業率低於5.6%,此時優先考慮控制通脹;該階段經濟強勁,即使持續加息,失業率也會在經濟的強勁復蘇中持續下降。

2/联准会停止加息週期:(1)非金融危機,美國失業率超過4%,且CPI低於3.7%,联准会開始停止加息。(2)金融危機發生,失業率超過4.0%,即使CPI超過4.0%,依然停止加息,此時優先考慮就業。

3/联准会持續降息週期:當美國CPI接近越2%,或者失業率超過4%,此時通脹無憂,優先改善解決失業的問題。

4/联准会停止降息週期:(1)非金融危機,CPI逐漸上升到2%以上開始持續走高,即使失業率超過5.6%依然選擇停止降息。(2)金融危機情況下,利率爲零,只能維持當前利率,通脹此時一般很低,失業率開始逐漸在解決危機中降低。

🟨第一部分:联准会爲什麼要反復的加息、降息?美國印錢、發債的流程是怎樣的?

首先联准会就是美國的央行,理論上是和其他國家央行對等的地位,但又不一樣,不一樣的是联准会委員會成員雖然由總統提名、國會任命,但是联准会又不屬於美國政府。是獨立的存在!而因爲“美元金本位制”的存在,联准会的地位就相當於“世界央行”了!

所以联准会就有2個身分,一是美國的央行,二就是狹義上的“世界央行”!联准会既然是美國的央行,那就有責任和義務搞好美國的經濟!對於美國的經濟指標,“官方層面”上,联准会狹義的只關心兩個核心指標,即“失業率”和“通貨膨脹”。

那想弄明白联准会加息、降息,就得先搞懂美國是怎麼印錢和發債的。联准会是不能直接印錢的,而是一個發行貨幣的機構!根據《聯邦儲備法》規定,联准会發行貨幣必須有資產擔保,這個資產過去是貴金屬、有價證券、商業匯票,現在基本就只有美國國債了。

所以联准会想要印錢就得拿出來對應的美國國債才行,联准会拿着往期的國債找到財政部登記資產,財政部收到足額的往期國債後,責令下屬雕刻及印刷局(簡稱印鈔局)開始印錢,印完了交付給联准会。

联准会拿到錢後,得投入市場才算印錢,這時候美國政府登場了。美國政府也不能印錢,但是美國政府可以以國家的名義發行國債,這個國債就是前邊联准会拿去給財政部做登記擔保的那種美債。

美國政府要發國債就得經過美國國會同意,就是批條子的意思!美國國會同意了,美國政府財政部才能發國債。所以其實美國政府發債和联准会要印錢,是同步進行的!兩邊打一個照面兒、擠個眼兒、心照不宣,都知道下一步要幹嘛了!印多少美金,就對應印多少國債!联准会拿着財政部雕刻及印刷局印的新美金,去買美國政府財政部新發出來的國債,這就是傳說中的“左手倒右手”!這哥倆一交易,錢給了美國政府,美國國債給了联准会。

联准会下次再想印錢,就接着拿之前從美國政府財政部那買來的往期國債,繼續找財政部登記擔保,然後還是一樣的流程再走一遍!這就是美國政府印錢的簡單流程,當然實際運作肯定要比這個復雜!

🟨第二部分:联准会加息的傳導機制和影響

第一部分說了联准会最後拿到了一堆美國國債,國債是有價證券。各國國債都是世界上公認相對的“無風險資產”,特別是大經濟體的國債!這時候联准会爲了降低美國的“通貨膨脹”,決定加息了!加息加息,其實是兩個動作,“加息”和“縮表”!是配合着用的!加息加的是“美國聯邦基金利率”,所有的銀行開展業務都要上交給央行“存款準備金”,但是銀行也會有缺錢的時候,所以就會出現銀行和銀行之間互相借錢,其中一個目的就是爲了繳足這個“存款準備金”。

而銀行之間相互借錢肯定得有個利息,這個利息就是“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利率”,而這個“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利率”是銀行和銀行之間自己釐定的!联准会不會參與商業銀行之間的拆借利率定多少的事兒!但是联准会會通過提高“美國聯邦基金利率”,而達到調控“銀行同業拆借利率”的目的!而提高“美國聯邦基金利率”的方法一般就是提高“超額存款準備金利率”和“联准会隔夜逆回購利率”。

這2個指標一旦提高,商業銀行就會發現把錢放联准会那,比把錢借給其他銀行更賺錢!商業銀行們都爭着把錢借給联准会了,“同業拆借利率”還比加息前高了好多,於是就發現銀行之間互相借錢就更費勁了!到這“加息”這個動作就結束了!

接着說“縮表”,縮表就是联准会拋售手裏之前從美國政府那買來的美國國債。因爲要拋售所以就要降價,原來值100美元的國債,80美元就賣給了商業銀行。假設國債原來的年票面利率是10%,1年後還本付息一共是110給到持有者。現在因爲拋售,實際上商業銀行花了80塊錢就買到了原來票面是100美元的國債。

(110-80)/80*100%=37.5%

這是票面100美元的國債降到80塊後,持有者一年的最新收益率!這不用巍少說,大家夥也知道選哪個了吧?所以商業銀行就爭相搶着買联准会手裏的美債!這個美債買回來利息高是一方面,還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美債可是資產,是联准会要印錢時給財政部登記擔保的資產!商業銀行只要手裏拿着美債,缺錢的時候隨時都可以拿來換錢!

經過联准会、美國政府、商業銀行這一圈折騰後,會有哪些變化呢?先說你們最關心的股市,美國的股市大盤指數肯定是要暴跌的。主要是因爲這時候錢存銀行利息高、又安全,所以大多數資本都會選擇把股市裏的錢拿出來存銀行!股市是越賣就越跌這道理大家都懂!但是大資本的錢除外,比如巴菲特公司旗下的股票,他會用自己手裏的錢保住自己的股價,給市場造成“假繁榮”的景象,直到他的錢都回流到美國本土,他就會高位全拋、套現離場!剩下的就全是散戶和小機構被套牢了!

再來說美國的企業和老百姓,因爲联准会加息了,銀行把錢全借給联准会買了美國國債,銀行手裏就沒錢了。這時候銀行要做的是吸收更多的存款,拿去轉手繼續借給联准会買國債。只要吸來的存款利息沒有联准会給的美債利息高,銀行就算喫到了“利差”了,也就是“存貸差”。同時因爲銀行借給联准会利息更高,所以就不會借給企業了,企業的貸款成本也變高了。因爲企業貸款相對於美國國債,肯定是屬於風險資產的!就算這時候企業願意給50%利息借錢,美國的銀行也不敢借給他們太多錢!企業借不到錢就會資金鏈斷裂,結果就是企業破產、員工下崗,也就是老百姓的失業率上升了!

銀行存款利息高了,老百姓因爲股市暴跌,也想着幹脆就把錢放銀行喫高利息吧,這樣最安全!所以銀行存款業務規模會暴增!老百姓的錢都拿去存銀行了,市面上的錢更少了,錢更值錢了!沒人消費了,商家爲了活下去,就得降價銷售、想辦法讓老百姓買東西!商品便宜了,“通貨膨脹”就這麼被降下來了!

再來說一下美國的貸款,美國的企業和個人貸款,大部分人都會選擇浮動利率。因爲浮動利率貸款前期利率低,而且容易過審,也容易貸得更多!但是浮動利率的缺點就是趕上美元加息潮的時候,就得趕緊提前還完,否則後邊的貸款利息越來越高!所以美元加息後,所有借了美元貸款的人,無論是在國內的還是國外的,都得趕緊把手裏的錢換成美元,趕緊把欠的貸款還了!還不上那就是死路一條!

再來說其他國家在美元加息後的影響,美元加息後其他國家當初進場的美元,基本都已經增值了。打個比方,加息前我拿着10萬美元去歐洲買了一套房子。結果過了幾年因爲大量的美元熱錢湧入,大家都拿着美元來買房子了,房子就漲錢了。這時候美元加息了,我發現我手裏原來價值10萬美元的房子,經過幾年的增值現在值18萬美元了。

美元加息匯率就會跟着漲,對應的就是其他國家的貨幣貶值!我這18萬美元的房子,在歐洲當地都是以歐元計價的,因爲美元加息,歐元對美元貶值了。我這房子繼續留着也不會再有增值空間了,把這房子趕緊賣了拿到的錢換成美元,拿回美國放進銀行喫高利息是更好的選擇!類似的資產還有當地的股票、國債、豪車、遊艇、公司的股權、貴金屬、奢侈品、古玩等等。大家都在賣,都換成了美金拿去美國存銀行了,資產就會暴跌!要知道我的房子原來可是10萬美元買的,因爲美元加息後可能就會暴跌到3萬美元。這時候賣的越慢損失越大!10萬的房子變成了18萬,我18萬賣了把增值和本金部分都帶走了,一圈下來就把目標國的財富給割走了!

第二部分最後提一嘴,加息後联准会怕美元不回流、流向別的地方,一般都是一招解決!那就是制造局部的不穩定因素,或者說是制造除美國以外的其他地區和國家的緊張局勢。這樣來告訴資本美國是最安全的!所以關心時政的朋友可以好好回憶一下,是不是每次美元加息潮一定是伴隨各種不利於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各種事件發生?比如戰爭、能源衝突、政府政權更替、糧食危機等等。那真是一樣的配方,熟悉的味道,絕對幾十年從來沒變過!

🟨第三部分:联准会降息的傳導機制和影響

加息加到什麼時候就開始降息了呢?加息加到美國國內的失業率高到5%左右,或通脹指數(核心PCE)降到2%的時候!就要降息啦!截止到今年9月底美國的失業率爲3.5%,通脹指數(核心PCE)爲5.1%。當這兩個數都回歸正常,或者接近的時候,就是美元要停止加息了。通脹下來了,失業率上去了,就是所謂的“蕭條”“經濟萎靡”,然後就要進入降息潮了!

降息也有組合動作,即“降息”和“擴表”。联准会說了我們要執行“量化寬松”了,就是要降息了。降息降的就是“聯邦基金利率”,第二部分已經說過“聯邦基金利率”是什麼了。然後就是“擴表”,意思就是联准会要囤積資產,增加資產負債表裏的資產項。什麼是資產呢?美國國債對於联准会來說就是最容易獲得的資產,所以這時候的“擴表”會有2個手段!

擴表手段1就是联准会直接從商業銀行手裏大量回購美債,這些美債都是以前联准会在加息時低價甩賣給商業銀行的。美債給联准会,美金給商業銀行,等於錢重新流入了市場!

擴表手段2就是直接印錢,联准会找財政部登記資產擔保後,直接印出來錢,財政部也會直接印出來對應的美債,联准会再把對應的新美債全買了,就相當於這新印出來的錢,又都經美國政府的手流入市場了!

新印出來的美債加上联准会從商業銀行那回購來的美債,大量的美債一下都集中到了联准会手裏,联准会的資產就等於擴張了,就完成了“擴表”這個動作。新發美債+新發美元+联准会從商業銀行手裏回購的美債,就導致美債收益率和美元都貶值了!各種美元就呼啦的一下從美國全流出去了,去世界各地尋找增值的機會!這個美元降息流出去的景象,這就像你把餓極了的狼狗撒開的一瞬間,他們會撲向一切能喫的東西!

銀行在得到大量的美金後,就開始想辦法把錢放出去升值。即銀行貸款利率下調,甚至是出現0利率的貸款。然後企業和個人就瘋狂開始貸款,用於生產和消費,銀行的存款規模急劇下降。企業有錢擴張了,崗位就多了,“失業率”就開始下降了。但市場上的消費和錢都變多了,隨着物價就開始上漲了,這就是通貨膨脹!

联准会降息導致銀行的存款利息也低了,老百姓和資本就把錢取出來消費後,剩下的全流進各種風險投資領域去“搏高”了,比如股市、房市、匯市、貴金屬市場等等!

光美國的市場肯定消化不了這麼多的美金啊,前邊也說了美金呼啦的一下流出美國去“覓食”了。所到之處,那是各種打骨折價的資產和投資機會,然後就開始買買買模式。各種抄底買資產、消費,然後就會出現目標國的各種經濟繁榮、股市大漲、匯率大漲、資產漲價、物價漲,到這整個降息動作就算完成了!

結尾,肯定有小夥伴好奇,那什麼時候停止降息呢?什麼時候又開始加息呢?其實還是看美國的“失業率”和“通脹指數”,一旦這兩指標偏離太多了,就要開始新的加息降息潮了。

假設其它變量保持不變,理論上如果美元降息,那麼:
美國股票會? ----- 漲
美國債券會? ----- 漲
其它國家股票會? ----- 漲
美元會? ----貶值
其它國家貨幣會? ----升值
黃金價格會? -----漲
油價會? ----- 漲
美國房價會? ---- 漲
加密貨幣? ---- 漲
劃重點我再強調一遍,這些都是假設其它變量完全不變,理論上的市場反應~)
查看原文
post-image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