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有人把“做T”的精髓講透了!太精闢了!
什麼是“做T”?
股票裏的“做T”,就是投資者在同一天內,把同一只股票先買進來,再賣出去。這麼做呢,是想趁着股票價格上下波動產生的差價來賺錢,這種交易方式也叫做“日內交易”或者“T+0 交易”。
不過在中國的 A 股市場,實行的是 T+1 交易制度哦,意思就是當天買的股票,得等到第二天才能賣。所以咱們說的“做 T”,其實是在已經有了一定股票持倉(也就是底倉)的基礎上,借着當天股價的波動,來進行一種類似 T+0 的操作啦。具體來說,“做T”有兩種操作方式:“正T操作”和“反T操作”。
舉個例子
假設小王買了一只股票,花了10元。過了一段時間,股票價格跌到了9.5元。小王心想,這下好了,可以趁機再買點,攤薄成本。於是他又買了一些,等到股價漲回10.5元時,他趕緊賣掉一部分,這樣不僅沒虧,還賺了點小錢。這就是所謂的正T操作。
另外,還有一種反T操作,就是先賣後買。比如小張的股票漲到了11元,他預計會跌,就先賣了一部分。果然,股價跌到了10.5元,小張又買回來了,同樣賺了個差價。
在投資市場中,一般不追漲、高拋低吸、做T被稱爲最稱爲最正確的廢話,又由於其出場率極其的高(基本是絕大多數分析師的口頭禪),使得不少股民聽到這些字眼就頭疼到不行恨的牙根直癢癢。
這其中又以做T最甚,前面兩個起碼上從字面上還能理解,但做T就有點顯得故弄玄虛。不要說新股民即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