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搞幣股聯動,怎樣才是好的 DAT?

撰文:劉紅林律師

每個時代都會創造一些新名詞,來安放那些舊框架無法解釋的事物。二十年前,大家津津樂道的是「互聯網公司」,十年前是「獨角獸」,而在最近幾年,資本市場冒出來的一個新詞是 DAT 公司。

DAT,全稱 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y,字面意思是「數字資產儲備公司」。它們和傳統互聯網或能源公司不同,不是因爲業務形態新奇,而是因爲它們把比特幣、以太坊這種數字貨幣,當成了國庫資產放進資產負債表。

這背後有宏觀背景。2020 年之後,全球經歷了通脹與加息的輪番衝擊,企業財務主管們突然意識到:帳上的現金在被悄悄吞噬,美元存款和短債雖然安全,卻抵不過貨幣貶值的長期侵蝕。於是,一些公司開始尋找新的「儲備」。黃金太傳統,房地產太沉重,比特幣反而像個輕盈的異類——它稀缺、它可轉移、它沒有主權。於是,DAT 的故事由此展開。

DAT 公司的模式與典型企業

結合當前市場現狀,DAT 公司大致可以劃分爲三類主流形態。區別不在於它們持有多少比特幣,而在於持幣與主營業務之間的關係,以及這兩條曲線如何共同塑造企業的風險敞口。

  1. 加密資產國庫型

代表公司:Strategy Inc(原 MicroStrategy,納斯達克 MSTR)

Strategy 的定位已經完全偏離傳統軟件公司路徑,市場給予它的標籤幾乎等同於「企業級比特幣 ETF」。截至 2025 年 9 月 21 日,公司合計持有 639,835 枚 BTC,綜合買入均價$73,971/BTC。其股價彈性遠超比特幣現貨,是純粹的「放大器」。

投資要點:這類公司價值高度依賴比特幣週期。它們的披露頻率高、透明度強,投資人買它心裏很清楚——買的不是主營業務,而是一種合規、可審計的比特幣槓杆敞口。

風險點:融資節奏與攤薄管理。如果市場環境惡化,新增融資買幣的均價偏離過大,可能在估值體系裏造成結構性折價。

  1. 混合型:主營業務托底 + 戰略持幣

代表公司:博雅互動(港股 0434)

博雅互動是一家棋牌遊戲公司,現金流相對穩健。從 2023 年起,公司逐步在財報中引入比特幣資產。截至 2025 年 9 月 18 日,合計持有 4,091 枚 BTC,總投入約 2.79 億美元,均價$68,114/BTC。9 月中旬更是在三日內新增 411 枚 BTC,均價高達$115,420/BTC,其中 90%的配售資金直接用於購幣。

投資要點:混合型公司的關鍵在於「比例管理」。主營業務提供現金流時間窗,持幣帶來資產彈性,兩者結合構成估值雙軌。

風險點:新增倉位的高位進入,短期可能放大報表波動。如果持幣佔比繼續攀升,公司整體估值邏輯會逐漸向「幣本位」偏移。

  1. 加密原生業務驅動型

代表公司:Coinbase(納斯達克 COIN)

Coinbase 的核心價值錨定在平台業務:交易手續費、托管、訂閱和利差。2025 年二季度,公司帳面持有 11,776 枚 BTC 與 136,782 枚 ETH,公允價值約 18.4 億美元。但市場並不把它當成持幣公司,而是視其爲全球合規入口。

投資要點:業務驅動型 DAT 的估值邏輯最接近傳統金融科技公司,幣價波動影響交易量,但非交易收入(訂閱、托管)提供了抗週期支撐。

風險點:監管與費率壓力。合規屬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帶來護城河,另一方面讓盈利能力暴露在政策調整的直接衝擊之下。

代表公司:Riot Platforms(納斯達克 RIOT)

Riot 不靠買幣,而是依靠算力與電力「自產」比特幣。2025 年 8 月,公司產出 477 枚 BTC,期末持有 19,309 枚 BTC(其中 3,300 枚受限),並披露當月電力「全包成本」約 2.6 美分/kWh。

投資要點:礦企的盈利能力等同於一個三元方程:比特幣價格 × 網路難度 × 電價。牛市時,它們的經營槓杆極強;熊市裏,現金流壓力和資本開支的剛性會同時放大。

風險點:週期波動的雙殺效應。既要承受比特幣價格回調,又要面對電力成本上行,抗風險能力取決於電力合同鎖價和庫存管理。

總結來看,國庫型是純粹的 Beta,混合型是平衡術,業務驅動型是平台護城河,礦企則是週期性賭注。投資者在研究 DAT 時,關鍵不是簡單看「持幣多少」,而是要結合主營業務的韌性、持幣均價的安全墊,以及治理與披露的透明度來定價。

投資市場上的爭議

DAT 模式的出現,並沒有贏得傳統資本市場的一致喝彩。相反,它在機構投資者、研究員和會計師之間,始終伴隨着質疑與分歧。核心問題集中在幾個維度:

首先,是關於「殼公司」的擔憂。部分 DAT 企業的主營業務已經嚴重弱化,營收與利潤幾乎對估值不再構成實質性影響,市場對它們的理解也逐漸簡化爲「買它就是買比特幣」。這種情況下,公司是否還具備經營主體的獨立價值,抑或只是一個「合法殼子」,用來提供比特幣的交易替代品,這是不少投資人心中的疑問。

其次,是波動性問題。比特幣的年化波動率常年維持在 60%—80%,遠高於黃金和主流大宗商品。當一家企業把大量資產配置到比特幣上時,它的財務報表幾乎不可避免地被幣價牽動。對追求穩定的養老金、主權基金而言,這樣的波動很難納入傳統的組合模型,也直接限制了這類公司在機構投資組合中的權重。

第三,是估值邏輯的混亂。DAT 公司同時具備兩條估值曲線:主營業務的現金流折現,與數字資產的市值波動。問題在於,兩者往往不在一個週期裏波動,甚至可能完全背離。市場在定價時容易出現錯配:幣價漲時,主營業務估值被忽略;幣價下跌時,資產儲備價值被市場打折。這樣的雙軌估值體系,讓投資人始終難以找到穩定錨點。

第四,是管理層動機的質疑。大規模購入比特幣,可以被解讀爲戰略資產配置,也可以被看作講故事、推股價的工具。如果披露不透明,投資人就會懷疑這是「套利」,而不是企業長期財務規劃。這種不確定性,容易讓市場情緒化放大。

最後,是監管與會計處理的不確定性。不同市場採用的會計準則各異,有的要求按成本法計價,有的要求公允價值變動入帳。這不僅讓跨市場公司的財報缺乏可比性,也直接增加了估值折價的風險。在監管框架尚未統一之前,DAT 公司天然要背負更高的估值不確定性。

整體來看,DAT 模式帶來的爭議,本質上都指向一個核心問題:它到底是具備企業屬性,還是僅僅是一種包裝過的資產工具?這也是爲什麼市場對同類公司的估值差異如此巨大。

因此,接下來的關鍵,就在於如何去判斷:什麼樣的 DAT 公司是真正健康、能夠穿越週期的?又有哪些只是借着概念套利的僞命題?——這正是我們需要建立「好 DAT 公司」判別標準的邏輯起點。

如何評估一家 DAT 公司?

按照我現階段的理解,好 DAT 公司至少應具備四個特徵:

  1. 主營業務穩健:必須有獨立現金流,能在週期下行時提供緩衝。

  2. 加密資產是儲備而非全部:持倉要有比例邊界,避免公司整體估值與幣價完全綁定。

  3. 披露透明:倉位數量、買入成本、風險控制必須一目了然,否則容易被市場貼上「講故事」的標籤。

  4. 抗週期能力強:能在熊市維持運營,不至於被動拋售;牛市時,持幣才真正起到估值放大的作用。

在這四條標準之上,還有一個經常被忽視、但在投研中極爲關鍵的維度——價格因素。企業買入比特幣的綜合均價,直接決定了它在未來財報中的風險敞口。均價越低,安全墊越厚;均價越高,財報對短期波動的敏感度就越大。比如,博雅互動在 2025 年 9 月新增的 411 BTC 均價高達$115,420,顯著高於其歷史均價$68,114,這意味着未來財報中可能承受較大波動。

按照這樣的維度,我們來橫向對比幾家典型的 DAT 公司(截至 2025 年 9 月最新數據):

總結

DAT 公司並不是一個固定模板,而更像是一條光譜。在極端的一端,Strategy 已經幾乎徹底放棄了軟件業務,選擇把自己塑造成「企業級比特幣國庫」;在另一端,Coinbase 的價值錨點仍然是交易、托管和合規生態,持幣只是財務上的附注。介於二者之間,Riot 提供了典型的高 Beta 礦企樣本,盈利與風險同時被放大;而博雅互動則是港股少有的混合型案例,它一方面保持棋牌遊戲的現金流,另一方面通過配售資金進入比特幣,嘗試構建「業務+儲備」的雙軌邏輯。

未來資本市場對 DAT 的篩選,核心不會落在「持幣多少」這一表層,而在於公司是否真正具備可持續的經營底盤和透明的財務治理。那些主營業務已經空心化、僅靠幣價講故事的企業,在牛市裏或許能獲得短期追捧,但在週期下行時往往缺乏生存能力。相反,能夠依靠主營業務托底、把加密資產作爲長期戰略儲備的公司,才可能在波動中形成穩定的估值錨。

從更宏觀的視角看,DAT 的出現,本質上是加密資產制度化的一個中間環節。它們把比特幣和以太坊這樣的資產搬進了財報,讓資本市場逐步習慣把數字資產視爲企業儲備的一部分。這種「業務+持幣」的雙重邏輯,既是 DAT 公司能否被投資者接受的核心考量,也將在未來數年決定哪些公司能真正穿越週期,哪些只能曇花一現。

BTC-3.49%
ETH-4.9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