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2024年BTC交易完全手冊:從小白到進階的邏輯鏈
為什麼現在必須關注比特幣?
2024年可能是加密圈最激烈的一年。BTC從2023年初的16,502美元飆升到44,726美元,漲幅155.57%,硬生生上演了一場市場救贖劇。更誇張的是,分析師們普遍看多:超過一半的預測認為2025年BTC最低價會在51,891美元以上。
但這背後的邏輯不是憑空想像。
三大核心催化劑在起作用
BlackRock現貨BTC ETF上線 — 這不是小事。機構資金從「玩不了」變成「能玩」,退休基金、401K帳戶現在可以直接買BTC,這是增量資金進場的通道。
阿根廷總統Javier Milei要關閉央行,BTC可能成為法定貨幣 — El Salvador已經試過,這次輪到阿根廷,國家級背書對BTC的信用背書有多大,各位自己算。
2024年4月BTC減半 — 每四年來一次,挖礦獎勵從6.25BTC降至3.125BTC。歷史上前三次減半都啟動了牛市。新幣供應量減半,經濟學101告訴你稀缺性溢價。
美聯儲可能繼續降息 — 借錢變便宜,閒置資金要尋找出路,BTC這種無相關性資產就成了避險工具。
技術面怎麼看?兩個指標讀懂行情
簡單移動平均線(SMA):黃金交叉已成立
10月中旬50日線突破200日線,形成黃金交叉。同期BTC從36,000美元啟動反彈,巧合嗎?不,這是趨勢確認。到2024年初,兩條線還在背離擴張,說明上漲動能還在。
對標歷史:每次這個信號出現,都是新一波漲勢的序章。
相對強弱指數(RSI):超買警告,但不是賣出信號
日線RSI現在73.85,超過70意味短期有調整壓力。但牛市期間BTC的RSI曾衝到83.46,說明在真正的牛市裡,「超買」常態存在。
翻譯一下:RSI高說明市場情緒火熱,不是反向操作的信號,而是確認市場參與度的證明。
三種交易玩法,選適合你的
日內交易(Day Trading) — 波動就是利潤
加密貨幣的波動性是把雙刃劍。BTC一天內可能波動幾千美元,這為短線交易者提供了頻繁進出的機會。風險是,一個「灰天鵝」事件就能瞬間爆倉。必須配套嚴格的停損機制和風險管理,否則一次意外就回到解放前。
波段交易(Swing Trading) — 給自己喘氣的空間
等待價格在某個區間反覆震盪,抄底和逃頂之間切換。比日內交易的節奏舒緩,停損和停利設置的空間也更大。關鍵是保持客觀:不要被短期漲跌綁架情緒。這種策略在BTC盤整階段最有效,因為趨勢明確的行情裡,「等待確認」容易錯過一半行情。
持幣+定投 — 給自己留條後路
這不算交易,算投資。相信減半週期和機構進場的長期邏輯,定期買入BTC,不看日線,定期複投。風險最低,但也最考驗心理素質:看著K線暴跌的時候能否繼續買入。
為什麼BTC適合交易?三個現實理由
流動性無敵 — BTC是全球最容易交易的加密資產,任何交易所都有深度流動性。滑點小,買賣不會被砸穿。
波動=機會 — 其他資產波動小到無聊,BTC每天都在上演大戲。對有準備的交易者來說,波動越大越能賺。對無準備的人,波動就是割肉機。
手續費友好 — 股票交易費貴得離譜,特別是小型股。BTC因為交易量巨大,手續費反而是最便宜的金融資產之一。交易量越大,分級費率越優惠。
價格預測的參考(僅供參考)
分析師們的預測差異不小:
共識是:除了極端悲觀派,絕大多數分析師都認為BTC會高於2023年的42,283美元收盤價。換句話說,市場預期向上。
最後的話
BTC不是快速致富工具,而是一場關於時間、心理和策略的博弈。減半催化、機構入場、宏觀配合都在助力,但這不代表直線上漲。震盪、回調、甚至閃跌都是遊戲的一部分。
交易前問自己三個問題:我能承受50%的回撤嗎?我有明確的進場和出場邏輯嗎?我是在交易情緒還是交易事實?
答案都是yes,才值得進場。否則,就當觀眾,學會看懂技術面,比盲目參與更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