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外賣來了,送的不只是飯,還有速度和性價比
前段時間在辦公室加班,咖啡喝完了,同事突然說:“試試京東外賣吧,聽說送得特別快。”
我本來還有點半信半疑,結果真的不到二十分鍾,咖啡和零食就送到了,還是熱的。體驗不錯,之後我陸續又用它點了幾次——越來越覺得,這東西是來“認真做外賣”的。
和傳統外賣平台比,京東的底氣顯然來自它強悍的物流能力。以前說京東送電器快,現在它連一杯拿鐵、一根充電線都能飛快送到。尤其是在寫字樓、辦公園區,配送效率非常能打,着急點一份飯、一杯奶茶或者忘帶充電器的時候特別方便。
優惠方面也挺有誠意。新用戶送大額滿減券就不說了,老用戶偶爾也能撿到活動,疊加商家折扣,性價比比肩拼多多,點餐的心理壓力小了不少。
而且它的“商品維度”不是一般外賣能比的——從生鮮水果、日用品到3C配件,感覺有點像把京東超市和京東數碼“塞進了外賣App”。
當然,目前也能看出一些短板。比如在餐飲商家數量上,確實不如美團、餓了麼豐富,有時候想找一些網紅小喫會撲空;二三線城市和郊區配送速度偶爾也會出現波動;更重要的是,用戶習慣這東西很難改,京東還需要更多運營策略才能搶佔原本就飽和的市場。
但正是因爲看到京東在外賣賽道上的動作,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家公司。畢竟它從電商打到物流、再擴展到即時零售,業務布局越來越寬。而外賣這樣的高頻剛需業務,一旦做成,對估值肯定是個利好。
前幾天在 BiyaPay 上看京東港
前段時間在辦公室加班,咖啡喝完了,同事突然說:“試試京東外賣吧,聽說送得特別快。”
我本來還有點半信半疑,結果真的不到二十分鍾,咖啡和零食就送到了,還是熱的。體驗不錯,之後我陸續又用它點了幾次——越來越覺得,這東西是來“認真做外賣”的。
和傳統外賣平台比,京東的底氣顯然來自它強悍的物流能力。以前說京東送電器快,現在它連一杯拿鐵、一根充電線都能飛快送到。尤其是在寫字樓、辦公園區,配送效率非常能打,着急點一份飯、一杯奶茶或者忘帶充電器的時候特別方便。
優惠方面也挺有誠意。新用戶送大額滿減券就不說了,老用戶偶爾也能撿到活動,疊加商家折扣,性價比比肩拼多多,點餐的心理壓力小了不少。
而且它的“商品維度”不是一般外賣能比的——從生鮮水果、日用品到3C配件,感覺有點像把京東超市和京東數碼“塞進了外賣App”。
當然,目前也能看出一些短板。比如在餐飲商家數量上,確實不如美團、餓了麼豐富,有時候想找一些網紅小喫會撲空;二三線城市和郊區配送速度偶爾也會出現波動;更重要的是,用戶習慣這東西很難改,京東還需要更多運營策略才能搶佔原本就飽和的市場。
但正是因爲看到京東在外賣賽道上的動作,我開始重新審視這家公司。畢竟它從電商打到物流、再擴展到即時零售,業務布局越來越寬。而外賣這樣的高頻剛需業務,一旦做成,對估值肯定是個利好。
前幾天在 BiyaPay 上看京東港
APP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