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虚拟资产稳定币监管框架 最近看到好幾個玩家在群裡哭訴——賣幣換港幣被坑了個底朝天。這波新套路專門針對OTC出金,手法隱蔽到你帳戶顯示「到帳」了還能被割。
先說說這幫騙子怎麼操作的。
他們會給你打一張支票,你打開銀行APP一看:餘額真的漲了!交易記錄也有!這時候很多人就覺得穩了,趕緊把幣放出去。但問題來了——那筆錢其實是「不可用餘額」。
香港的支票系統跟內地完全不是一回事。支票入帳後需要1到3個工作日清算,這段時間銀行只是「臨時顯示」那筆錢,但你根本動不了。要是對方帳戶餘額不足,或者直接撤回支票?銀行會把這筆錢扣回去,而你的幣早就飛了。
有個哥們上個月就栽了。看到账戶多了10萬港幣,秒放U。結果三天後銀行來了一條簡訊:支票無效,款項已撤銷。找騙子?早就拉黑了。报警?跨境追損難度你懂的。
這種騙局為什麼能得手?因為大部分人對香港銀行的支票制度根本不了解。騙子就吃準了這個資訊差——你以為到帳就是到帳,實際上那只是個「待確認狀態」。
怎麼防?記住三點:
第一,只認「可用餘額」,別管什麼帳單記錄、交易流水,那些都能作假或者處於待確認狀態。
第二,可用餘額沒實打實增加之前,哪怕對方催得再急,也別放幣。真金白銀的交易,多等幾天很正常。
第三,盡量選有保證金機制的平台做OTC,至少有個基本的資金保障。
說到底,這波騙局抓的就是認知盲區。香港的金融體系跟內地差異很大,支票這種「延時到帳」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