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描下載 Gate App
qrCode
更多下載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ZK佛系玩家
vip
幣齡 10.7 年
最高等級 5
專注零知識證明技術三年,卻常以雲玩家姿態點評項目。收藏各類測試網NFT,坐擁大量潛在空投,但從未兌現過任何收益。
MetaMask 被發現正在準備永續合約交易——這比你想像的還要重要。
從他們的 GitHub 洩漏的程式碼顯示,即將與 Hyperliquid 整合,這意味著你可以直接從錢包交易有槓桿的衍生品,而不需要跳到中心化交易所。最低存款、USDC 流動、滑點追蹤——所有基礎設施都已經到位。
Hyperliquid 一直在創造收益:$383B 月交易量,僅八月就有$106M 收入,佔據 DeFi 永續合約市場 70% 的份額。與此同時,MetaMask 擁有 3,000 萬月活躍用戶。把這些點連起來。
內部人士暗示可能會在 Token2049 公布 (九月左右)。而且沒錯,Consensys 執行長 Joseph Lubin 已經確認「Mask 代幣即將推出」,可能比預期還快。近期動作就說明了一切——與 Mastercard 的借記卡合作、Linea 原生穩定幣、透過 Google/Apple 的社群登入。他們正在打造完整的金融堆疊,而不只是錢包。
效率數據也很驚人:Hyperliquid 每年用 11 名員工處理 3,308 億美元。PayPal 需要 29,000 人來處理 1.6 兆美元。這就是 DeFi 的優勢。
HYPE-3.93%
USDC-0.02%
MASK-0.52%
LINEA-2.2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XRPL要打破以太坊壟斷了?
瑞波生態有個大動作——原生智能合約來了。之前有分析師WrathofKahneman轉向支持這個方向,理由是:
**為啥這事兒關鍵:**
- 傳統金融機構現在得在鏈外搭協調系統,成本貴+效率低
- 智能合約上鏈後,邏輯直接跑在ledger裡,企業接入門檻一下子降低
- 這意味著XRPL可能搶到一波機構級應用
**技術路線靠譜嗎:**
WASM框架+沙箱執行,這樣既能讓開發者自由創新,又不會動搖XRP的穩定性和速度。多編程語言支持,DeFi衍生品、NFT市場都能跑。
**時間線:**
"Smart Escrows"第一階段2026年Q1上線。
說白了就是XRPL想從"支付鏈"升級到"應用鏈",這波如果成了,可能會重新分配DeFi生態的格局。
ETH-1.08%
XRP-1.7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機構級加密貨幣迎來重大升級:WisdomTree 的 CoinDesk 20 基金現已登場

WisdomTree 已申請推出一項受監管的基金,追蹤市值排名前20的加密貨幣,透過機構級基礎設施為投資者提供多元化的曝險。這一舉措標誌著加密貨幣邁向主流接受的重要一步,隨著機構投資選項變得更加容易取得。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1%
ETH-1.08%
XRP-1.73%
SOL-1.83%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低價幣挖掘|這個DeFi借貸項目憑什麼敢說能漲6倍?

MUTM專案目前處於預售階段,價格為$0.035,採用雙軌借貸設計,解決傳統DeFi借貸問題。安全性較高,經過CertiK審計,市場反應良好。預期2026年主網上線後價格可能漲至$0.30-0.48,但仍需關注專案上線及市場接受度等風險。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現實世界資產熱潮:為何房產支撐型代幣可能成為下一個兆美元機會

DeFi 純粹投機的輝煌時代正在消退。取而代之的是什麼?是真實世界資產——而且數字驚人。
我們談的是數兆美元。世界經濟論壇預計,到 2030 年,代幣化資產可能達到 $10 兆美元,這比現在幾乎為零的基數有大幅增長。這不是炒作——這是機構在行動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比特幣處於關鍵時刻:$120K 能突破阻力嗎?

受宏觀經濟變化和強勁ETF買盤推動,BTC正接近歷史新高。傳統市場面臨挑戰,促使投資者轉向加密貨幣。$120K 是一個關鍵價位,將決定未來可能的突破或回調情境。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從被拒11次到獲批:Bitcoin現貨ETF的逆襲之路

Winklevoss雙胞胎於2013年首次申請比特幣現貨ETF,被SEC拒絕。經過多年反覆申請,2024年SEC最終批准了11只現貨ETF,包括貝萊德的iShares Bitcoin ETF。這標誌著比特幣從「妖魔化」向主流金融產品的轉變,降低了投資門檻並可能帶來資金潮入,加密市場的新增長週期值得期待。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又一個幣圈烤串局被曝光。VWA(號稱Vanguard RWA)最近火了,市場熱度竄到100萬美元日交易量,還有人說Simpsons預測了它。但細看就是一地雞毛:
1. **假冒大廠**:打著Vanguard和BlackRock的旗號,實際毫無關聯,兩家公司根本沒承認過
2. **PS預言梗**:所謂Simpsons預測全是P圖,這套路放在多個死幣上都用過
3. **內部控盤**:鏈上數據一目了然,前50個錢包掌控89-90%的幣,且都連接到合約地址——妥妥的內部人員
這就是標準的拉盤-砸盤模式。宣傳造勢+虛假背書+高度集中化持倉=收割韭菜三連。進場前長點心眼。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EC將HBAR與Polkadot ETF決策推遲至11月——交易者正在採取這些行動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已延遲對包括Canary的Hedera和Grayscale的Polkadot等山寨幣ETF的決策,將等到11月8日,並等待加密貨幣ETF的統一上市標準。然而,市場依然樂觀,兩種代幣的價格均出現正向波動。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HBAR-1.83%
DOT-5.14%
BTC-1%
ETH-1.0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傳統金融巨頭萬事達卡悄然打造穩定幣帝國

萬事達卡正洽談以15至20億美元收購穩定幣平台Zerohash,突顯金融業正轉向數位資產。此舉正值穩定幣估值突破$300 億美元,顯示區塊鏈支付日益成為趨勢。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380B 加密貨幣拋售其實可能是偽裝的看漲訊號

近期的市場修正可能通過清除弱勢投資者,為一波顯著反彈鋪路。大規模清算顯示投降跡象,通常會促使聰明資金開始累積資產,暗示潛在的復甦機會。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2025年還能挖以太坊?答案可能讓你失望

有人還在問怎麼挖ETH?醒醒,這事兒早就涼了。
2022年9月15號,以太坊完成了"The Merge",從PoW(工作量證明)徹底轉向PoS(權益證明),挖礦模式直接被砍掉。沒有任何方式能挖出新的ETH,那些號稱"2025 ETH挖礦"的要麼是騙子,要麼是資訊過時。
這不是什麼遺憾的事——反而是解放。
挖礦為啥沒了?
Vitalik
ETH-1.08%
ETC-0.48%
RVN-3.4%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穩定幣憑什麼這麼賺錢?Tether年入150億美元的祕密

穩定幣發行商如Tether和Circle透過低風險資產投資獲取高額利息,成為加密領域最賺錢的業務,預計盈利可達150億美元。隨著機構投資者的進入和市場規模的快速增長,穩定幣的流動性和基礎設施作用愈加顯著,但監管限制可能改變收益模式,未來需關注市場動態與風險。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BTC-1%
ETH-1.0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Ethereum隱私大動作:從研究到產品交付

ETH官方剛剛重組隱私部門,這不是簡單的人事變動——是把隱私從「論文級研究」升級到「真實產品落地」。
核心變化
新領導班子:Igor Barinov(Blockscout創始人)擔任Privacy @ EF協調員,Andy Guzman接替PSE團隊負責人。兩人背景都很硬——一個懂基礎設施,一個懂應用密碼學。
重組架構:把分散的隱私項目整合成「Privacy @ EF」統一集群,明確三個方向:
- Private Reads:隱形查詢和瀏覽(反監控)
- Private Writes:隱藏交易、治理投票等鏈上行為
- Private
ETH-1.08%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TON Strategy被Nasdaq狠狠敲了一下。這家公司花2.72億美元搞Toncoin交易和PIPE融資,結果被發現違規操作——股票發行前沒徵得股東同意。說白了就是程序違反了上市規則。曾經的Verb Technology現在改名了還是逃不掉監管的眼睛。規範融資看似簡單,但在加密世界和傳統資本市場的碰撞中,這類案例越來越多。值得關注的是,這背後反映了什麼?是體系不健全還是企業合規意識不足?
TON-1.7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Salesforce下注150億美金押注AI:矽谷軍備競賽升溫

Salesforce計劃未來五年在舊金山投資150億美元,重點聚焦AI生態建設,包括人才培養、初創孵化和大額收購,反映出AI已成為企業生存的關鍵。預計將吸引近5萬名參會者的Dreamforce大會也將帶動當地經濟。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Coinbase 執行長 Brian Armstrong 放了個大招:要把 Coinbase 改造成金融超級應用,用加密直接幹翻傳統銀行。支付、信用卡、積分返現……這些傳統金融的標配功能都要放到加密底層上跑。
說白了就是:不再只做交易所,而是要成為一個全方位的金融生態。這個野心確實大,但問題來了——加密能否真的取代傳統銀行系統的信用和風控?這波操作能成嗎?有的是吐槽,也有人看好。你怎麼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當智能合約失效時:Silo DAO 對 Stream Finance 的法律戰為何標誌著 DeFi 的轉捩點

Silo DAO 正在對 Stream Finance 採取法律行動,以追回資金並主張鏈上借出的資金在鏈下依然具有法律債務性。Stream Finance 的倒閉導致了超過 $93 萬美元的直接損失,凸顯了 DeFi 系統的缺陷。Silo 旨在透過引入法律程序來改變「程式即法律」的敘事,這有可能在未來重塑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治理和問責機制。
ai-icon本文摘要由AI總結生成
STREAM0.1%
查看原文
展開全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 熱門話題查看更多
  • 熱門 Gate Fun查看更多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